过刊目录

  • 全选
    |
    航空医学专栏
  • 航空医学专栏
    李相生, 宋云龙, 王建昌, 崔丽, 杜俊杰, 邓略, 范恒华, 郭伟, 叶超群, 钟方虎, 张向阳, 郑军, 周前祥, 郑奎宏, 李明利, 陆勤燕, 武丽俊, 张金龙, 蒋瑞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前期研究经验以及医学鉴定专家组的经验,对腰椎峡部裂影像学检查技术、影像学诊断标准、分型、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和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针对飞行人员峡部裂患者的影像诊断和医学鉴定标准进行探讨和修订,并提出建议案,旨在对腰椎峡部裂进行更精准的医学鉴定和保证飞行安全。
  • 航空医学专栏
    王聪, 于飞, 杨明浩, 李玉亮, 郑媛憬, 陈珊, 贾宏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一种微光夜视成像系统,用于飞行人员夜间视觉体验训练。方法 采用LED光源调光技术、视频信号处理技术、DLP投影显示技术及光学系统设计技术,设计了一种由7个子系统组成的微光夜视成像系统,采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成像质量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 DMD处光源辐射照明的均匀性为86.6%,投射主镜光学系统场曲<0.02 mm,畸变控制在0.1%,在全视场空间频率50 lp/mm处的传递函数模值>0.5,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结论 提出的微光夜视成像系统设计方案能确保良好的成像质量,能够用于微光夜视成像系统开发,有望为飞行人员夜间视觉体验训练提供可靠的装备平台。
  • 航空医学专栏
    郭伟, 赵颀, 周天一, 曾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结合飞行员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 CLBP)患者脑电信号和临床评估指标,建立慢性腰痛分类模型。方法 研究纳入飞行员CLBP30例(研究组)、健康志愿者30人(对照组);64导脑电图机收集所有受试者脑电信号;通过测量受试者的外周神经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收集外周电生理指标以评估其外周神经损伤程度;后者为测定受试者的主观疼痛程度和情感心理状态,主要参考健康调查简表(SF-36)的躯体疼痛(body pain,BP)和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评分;应用SPSS 22.0软件,脑电信号预处理、功率谱分析使用MatLab软件,对不同类指标结合精确性分析,建立分类模型。结果 2组BP、MH和CPT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仅有左前额β波、γ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电生理指标与异常脑波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BP值与左前额γ波之间存在相关性,MH值与左前额β波之间存在相关性;外周电生理指标使用SVM作为分类器,以γ波、CPT_5Hz作为特征,最高精确度为82.21% 。结论 通过脑电信号建立的分类模型可客观评估飞行员是否处于“慢性腰痛状态”,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航空医学专栏
    胡珊, 沈祺静, 徐建华, 李交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自行车定量功率递增运动的方法对歼击机飞行员体能状态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215名自愿受试歼击机男性飞行员使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进行测试。以速度60 rpm,功率递增25 W/min进行踏车运动,记录其运动时间及心肺运动等指标,并按照运动时间长短将数据依次分为A、B、C、D、E 5组。结果 运动时间在飞行员样本中体现正态分布;年龄越大则运动时间和运动功率越小, 且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运动功率相应增加;样本中A组年龄最大,和整体平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时间及功率指标上与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E组RER数值较高,而C、D组较低,且A组与整体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歼击机飞行员年龄越轻体能越好,所选择的功率递增运动方案真实反映了飞行员运动能力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 航空医学专栏
    厉晓杰, 晋亮, 杜俊杰, 张灵婕, 李浩, 王文辰, 陈宇飞, 吉保民, 邹志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对2016级和2018级青少年航空学员体质体型进行调查,了解学生训练水平,为下一步训练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测量16所青少年航空学校2016级和2018级学生身高、体质量、颈围、胸围、双上臂围、腰围、臀围、双大腿围和纵跳数值,并针对不同年级和地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6级学生身高、体质量、颈围、双上臂围、腰围、臀围、纵跳均显著高于2018级学生(P<0.05),而2个年级学生的双大腿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6级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和维尔维克指数均高于2018级(P<0.01)。2016级北方学生体质量、颈围、腰围均高于南方学生,而双大腿围低于南方学生(P<0.01)、南北方身高、胸围、双上臂围、臀围、纵跳、BMI、体脂率、维尔维克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异议。结论 青少年航空学校抗荷体质训练显现出明显效果,但是需注意继续增加肌肉力量训练,控制学生热量摄入。
  • 航空医学专栏
    王玮, 段祥龙, 郑强, 吕清明, 赵子源, 刘进, 周凯, 胡顶高, 舒玲霞, 邹志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中南四省参加空军飞行学员医学选拔初选高三学生的病史情况,为制定科学的空军招飞医学选拔初选病史调查表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表格式病史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整理粤、琼、鄂、湘四省参加2018年度空军招飞医学选拔初选高三学生的4 670份有效病史调查表,对阳性病史学科分布、异常谱进行分析,对四省的不合格率、不合格病史进行统计。结果 初选阳性病史按学科分布,排名依次是耳鼻喉科、外科、神经精神科、内科、眼科。阳性病史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晕车(船)史、骨折史、变应性鼻炎、中耳炎、晕厥/昏迷史。粤、琼、鄂、湘四省初选病史不合格率分别是5%、1.9%、1.8%、0.9%;不合格病史排名前5位的是晕车(船)史、变应性鼻炎、蚕豆病/昏迷史、泌尿系结石、家族遗传病史。结论 在空军招飞初选时增加病史问卷调查项目,可以高效地筛选出阳性病史,淘汰不符合招飞标准的学生,降低漏诊率、误淘率,提高了选拔质量和选拔效率。
  • 航空医学专栏
    王涵月, 于东睿, 郑军, 刘红巾, 付兆君, 王星, 王军, 崔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歼(强)击机飞行员医学停飞情况,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预防飞行员高发疾病提供依据,为部队日常航卫保障提供方向。方法 统计2015年1月—2019年12月31例经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航空医学鉴定为飞行不合格歼(强)击机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对其疾病情况、涉及专科、年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并与2006—2012年歼击机飞行员停飞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5—2019年组的停飞疾病排名前2位为头痛、颈腰椎病;涉及专科排序为骨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眼科;停飞年龄分布以30~39岁占比最高。与2006—2012年组停飞情况比较,年均停飞例数下降,无因加速度耐力不良医学停飞病例数,头痛、颈腰椎病仍排在前3位停飞疾病,停飞年龄集中与35~39岁,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歼(强)击机飞行员医学停飞较前有明显下降,航空性疾病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颈腰椎及心理防护仍是各级航卫保障的重点。
  • 航空医学专栏
    李静, 李长栋, 王凯, 郝野陆, 蔡志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无论平时战时,创伤性颅脑伤发生率高,伤情复杂、发展快、危害大,旨在探讨如何将重型颅脑伤患者通过直升机快速、安全后送至具有救治条件的医院。方法 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利用直升机空运后送4例重型颅脑伤患者救治过程并回顾总结相关研究进展。结果 4例病情极危重,合并多发伤,其中2例无自主呼吸,所在医院位置偏远,不具备进一步救治条件,通过直升机空运后送可以缩短转运时间,且机载呼吸机及监护设备可以监测及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可以将患者快速、安全转运至我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 转运前的系统性评估、建立稳定的气道和可靠的静脉通道,转运途中对生命体征监测及维持是转运成功的关键;多次空运后送实践提示完善空运后送流程,优化空运后送衔接管理,可以使重型颅脑伤患者在空运后送中受益。
  • 航空医学专栏
    陈宏, 董文琴, 崔丽芝, 罗杨, 汪红荣, 王彦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军队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977名军队飞行人员,分析血尿酸、血脂、肝功及肝脏彩超结果。结果 军队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9.2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为15.25%,2014年5月—2019年5月高尿酸血症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均较2009年5月—2014年5月显著增高(P<0.05)。高尿酸血症的军队飞行人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较无高尿酸血症高(P<0.0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军队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P<0.0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军队飞行人员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三酰甘油、高尿酸、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是军队飞行人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军队飞行人员血尿酸水平与谷丙转氨酶、谷氨酰氨转移酶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近年来军队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增高,且二者关系密切,降尿酸治疗能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军队飞行人员受益。
  • 航空医学专栏
    张丽芸, 储雪雁, 王天华, 李海涛, 周宇超, 耿燕, 李思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正常高值血压在军事飞行人员中的分布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预警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健康军事飞行人员340例,其中正常血压196例、正常高值血压144例,对不同飞行时间和机种分组之间进行比较,并对两组飞行人员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飞行时间在≤4 000 h和> 4 000 h组的正常高值血压比例显著高于飞行时间1 200 h组(P<0.05)。不同机种飞行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轰炸机飞行人员正常高值血压比例显著高于歼击机和直升机(P<0.01),运输机飞行人员正常高值血压比例显著高于歼击机(P<0.05)。同时,正常高值血压组年龄、BMI、TG和FPG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结论 军事飞行人员发生正常高值血压的风险与飞行时间相关,正常高值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存在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应提前采取干预措施。
  • 论著·普通医学
  • 论著·普通医学
    柏中喜, 张保, 乔昱音, 王梦, 崔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皮神经电针刺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88只4个月大雌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n=22)、假手术组(只暴露双侧卵巢但不切除,n=22)、模型组(双侧卵巢切除术,n=22)、电针刺激组(双侧卵巢切除术+经皮神经电针刺激,n=22)。干预结束后,测定4组大鼠离体骨组织骨密度;分别采用第4腰椎压缩试验、股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大鼠腰椎、股骨生物力学;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血清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水平,采用改良Mankin评分综合评定大鼠骨组织形态及结构。结果 模型组大鼠股骨、腰椎骨密度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电针刺激组高于模型组、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5)。第4腰椎压缩试验及股骨三点弯曲试验结果:模型组大鼠弹性模量、最大载荷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电针刺激组高于模型组、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大鼠Mankin评分高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电针刺激组低于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BMP-2、TGF-β1 mRNA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电针刺激组高于模型组、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5)。结论 经皮神经电针刺激可提高骨质疏松大鼠血清BMP-2表达水平,增强骨密度,可有效抑制骨质疏松与关节软骨退化。
  • 论著·普通医学
    王成, 孔亚林, 刘承利, 蒲猛, 赵刚, 张洪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人肝癌细胞97H中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 mRNA的下调对TGF-β1 mRNA的影响。方法 首先以RNA干扰技术下调人肝癌细胞97H的YAP mRNA水平,用PCR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的水平变化。其次,用PCR技术检测人肝癌细胞97H与97L细胞中TGF-β1 mRNA水平的差别。结果 人肝癌细胞97H细胞经RNA干扰使YAP mRNA水平下调后,细胞内的TGF-β1 mRNA水平升高。自然存在的表达YAP较低的97L细胞中TGF-β1 mRNA水平较97H高。结论 人肝癌细胞97H中YAP下调过程伴随着TGF-β1 mRNA同步升高,对该细胞YAP基因的抑制可导致内源性TGF-β1升高。
  • 论著·普通医学
    葛淑静, 司冰心, 陈英, 李琦, 张若琦, 朱培喻, 段连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长期注射胸腺肽对超高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超老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注射胸腺肽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B、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表达水平。结果 胸腺肽组CD3+T、CD8+T、CD4+CD45RO+T、CD4+CD45RA+T、CD8+CD45RA+T比例升高,而CD4+T、CD45ROCD8+T、CD4+/CD8+比值降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T细胞高于对照组,而NK细胞、B细胞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注射胸腺肽对免疫功能影响无明显提高,因此不建议患者长期注射胸腺肽类药物。
  • 论著·普通医学
    毛志远, 刘菊琴, 王宇, 于海燕, 晋颖, 元霄梅, 孙璐璐, 樊再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对青年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6例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组发病年龄21~35岁,中位年龄29.5岁,双侧均可发生乳腺癌,好发于外上象限,组织学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年龄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临床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肿瘤大小与肿瘤位于的象限具有相关性,分子分型与组织学分级相关。结论 青年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的特点,早期诊治可以显著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故加强自我检查,定期体检,确诊后接受规范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预后,提高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 论著·普通医学
    费祥武, 步笑辉, 张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进行全方位立体多切面扫描,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提高甲状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方法 取头后仰平卧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置于颈部正前方,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多切面立体扫描甲状腺,对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进行鉴别分析,对照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超声检查37例甲状腺癌,病理确诊35例;35例甲状腺癌中,CDFI见血流信号,有绕边和穿隔血流,阻力指数高,内部回声多表现为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为主,小钙化,边缘模糊,无包膜,纵横比>1,颈部淋巴结肿大且部分有周边晕;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在回声类型、内部结构、边界、钙化灶、周边晕、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判断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作为无创伤甲状腺结节的判断,检查可作为首选方法。
  • 论著·普通医学
    郭晓岚, 卫攀, 李粉娜, 王珍, 程苗苗, 郎红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5 d康复程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无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1周康复程序,观察组采用自行修订5 d康复程序,比较2组患者心率、血压、心电图ST改变、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心脏事件发生率、便秘、焦虑、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差异。结果 2组均无死亡及再梗死病例,其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率、血压、心电图ST段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生活质量评分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便秘发生率第1天、出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住院日、6 min步行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5 d康复程序安全、可行,能促进患者心功能快速恢复,提高运动耐力和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便秘、焦虑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 论著·普通医学
    唐学武, 王文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影响脐血维生素D(vitamin D,VD)水平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脐血VD水平与婴儿湿疹的关系和预测,为预防婴儿早期湿疹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脐血VD水平,同时调查问卷记录母亲及新生儿的相关信息。在42 d随访时,观察婴儿有无存在湿疹,并做记录。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和母亲过敏史可影响新生儿脐血VD水平(P<0.05)脐血VD低水平可作为湿疹发生的危险因素(RR=1.61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脐血VD低水平、哺乳期食用海鲜可影响婴儿湿疹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VD水平与婴儿湿疹的ROC曲线显示,脐血VD对婴儿湿疹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脐血VD水平与生后42 d婴儿湿疹的发病密切相关。低水平脐血VD是婴儿发生湿疹的危险因素。脐血VD水平对婴儿湿疹有一定的预测性。
  • 论著·普通医学
    钱薇, 熊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罗氟司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均予以平喘、化痰、止咳、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罗氟司特治疗。2组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 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α, 8-iso-PGF2α)]和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 IL-8)、白细胞介素-17 (interleukin-17, IL-17)]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8、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MDA、8-iso-PG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氟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有效抑制AECOPD患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 论著·普通医学
    高茸, 马亚中, 赵海霞, 王肇源, 张伟红, 张华峰, 袁海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服用抗组胺药异丙嗪对人体认知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筛选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分别在在服药前1h和服药后1、2、4、8、12 h和 24 h进行生命体征检查、静态平衡能力测试、认知能力测评(包括视警觉性测试、连续加法测试、数字译码、目标追踪、空间注意广度),有效评估异丙嗪对人体认知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 结果显示在服用异丙嗪后受试者的空间注意广度、连续加法、目标追踪、数字译码、心理运动警觉等认知能力测试结果在给药后1~4 h出现显著下降,在8 h后逐渐恢复。受试者的平衡能力在给药后2~8 h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在12 h后逐渐恢复,同时在服药后85%的受试者出现头晕困乏,并在给药后8 h症状缓解,55%的受试者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其他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结论 服用抗组胺药异丙嗪一定时间内会降低受试者的认知能力和平衡能力,同时引起头晕、困乏、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提示在飞行人员合理用药管理中需要加强对含异丙嗪制剂的管理,加强对飞行人员开展安全用药教育,提高飞行人员安全用药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飞行安全。
  • 综述
  • 综述
    张琳, 姚钦, 刘娟, 赵显亮, 刘琳, 白霜, 刘启明, 郑颖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用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回顾分析了空间定向障碍(spatial disorientation,SD)对航空领域的影响,包括空间定向障碍的成因、由SD引发事故率、坠毁率与飞机类型死亡率等,然后阐述了SD分类及导致SD发生率提高的影响因素、及降低事故率训练措施训练,提出应加强飞行员SD理论教育、心理疏导及地面模拟器复训,从而增强识别体验有效减少未来SD事故的发生。
  • 综述
    刘珺, 杨晓明, 邓略, 张向阳, 贺青, 孙玮, 刘延, 杜思铭, 王佳, 杨翠莲, 李曦, 赵曼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莫达非尼在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和提高其认知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展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和提高其认知能力的精神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 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科技报告28篇。资料综合 在简要回顾近年来飞行员中枢兴奋剂用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莫达非尼、咖啡因和苯丙胺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的应用效果,总结了莫达非尼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的优势,介绍了莫达非尼的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在跨时区及长航飞行时,飞行员因睡眠剥夺导致其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降低,从而飞行操作能力受到影响。莫达非尼能有效降低睡眠剥夺条件下飞行员的疲劳程度、提高其中枢警觉度,同时莫达非尼作为认知增强剂能显著改善飞行员睡眠剥夺条件下的认知功能。结论 合理使用莫达非尼是保持飞行员警觉性、降低疲劳和提高认知能力,进而提高飞行员的飞行操作能力的重要应急性措施,进一步开展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和提高认知能力的精神药物的研究对于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综述
    凌梦钰, 叶超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躯体、活动和心理的康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因此,卒中后早期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定和综合康复训练尤为重要。近年来,运动锻炼、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训练、高压氧以及传统针灸治疗等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其中,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已被证明是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的干预措施之一。现就近年来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氧运动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 综述
    王全龙, 李遥, 张海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覆盖在心外膜下冠状动脉表面的一段心肌纤维,可以出现在任何心外膜动脉上,但多累及左前降支动脉。心肌桥起初被定性为良性解剖变异,近年来随着冠脉成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与之相关的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的报道越来越多。因此,如何高效、精准地甄别及评估心肌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可全面评估获取心肌桥解剖学和功能学信息,为临床诊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临床支持。现就冠状动脉CT血管技术在心肌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综述
    严冬梅, 田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增生性瘢痕主要特征为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w等结缔组织基质的过度堆积。临床上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常采用物理治疗、手术切除、激光治疗以及糖皮质激素注射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疗效欠佳,不良反应较多甚至会造成新的损伤从而加重瘢痕的发生。光动力疗法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干预胶原的产生,治疗效果突出、创伤性小且不良反应少,目前已成为瘢痕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陈大伟, 石进, 尹延伟, 杨芬, 赵聪, 李文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