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6-25
  
  • 全选
    |
    论著·航空医学
  • 论著·航空医学
    吴峰, 熊瑾乐, 梁学宇, 葛华, 郭华, 赵安东, 李晅, 范晓丽, 邓略, 曹征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揭示长航时模拟飞行中心率的规律变化,总结飞行疲劳的变化特征,并分析整个试验过程中持续的生理状态变化。方法 8名健康男性分为4组,每2名1组分别执行机长和副驾驶的任务,采用4 h工作和4 h休息轮班模式进行模拟飞行,试验连续进行48 h。在整个过程中记录心电图信号,并应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评估试验过程中个体的生理变化。取每次飞行开始与结束时的10 min心电信号,分别作为非疲劳与疲劳状态,各个HRV指标作为提取特征,采用50%作为训练集,50%作为测试集,分别用精细高斯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精细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决策树(decision tree,DT)、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和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 classifier,NBC)进行区分,建立机器学习模型。结果 机长与副驾驶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昼夜节律和工作量累积的影响,其中昼夜节律的影响使其在48 h内7次独立飞行呈现出规律的变化模式,且昼夜节律的影响在午夜达到峰值。工作量累积的影响使试验人员在4 h飞行模拟开始和结束时的HRV指标呈现出差异;SVM、KNN、DT、LR与NBC机器学习模型准确率分别为92.78%、93.78%、79.21%、68.98%和66.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7.60%、93.82%、84.62%、74.75%、73.06%。结论 在轮班模拟飞行中,飞行员的疲劳程度受到昼夜节律与工作量累积的影响,心率变异性分析可以直观地捕捉其变化,并通过结合相关机器学习模型(其中SVM整体表现最好),有效区分模拟飞行开始和结束时飞行员的疲劳与非疲劳状态。

  • 论著·航空医学
    卜英睿, 李培杰, 曹青林, 张斌, 张琳, 谢满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利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情景模拟演训新模式组织高空生理训练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提升飞行员高空生理训练质效和训练模式更新发展提供新路径。方法 以高空特情为切入点设计沉浸式高空生理训练的演训任务剧本,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将44名空军军医大学航空医学专业学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4~15名,分别进行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情景模拟演训模式组织的训练(情景模拟演训组)、利用虚拟仿真平台组织的训练(虚拟仿真平台组)和传统模式组织的训练(传统模式组),根据学员训练中生理参数变化、技能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训练效果。结果 在加压呼吸训练中,3组生理参数总分、收缩压增加程度、主观感受与指标恢复时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39、7.160、5.770,P=0.023、0.002、0.006);情景模拟演训组学员以上3项得分均高于传统模式组(P=0.019、0.001、0.005)。3组训练效果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39~27.452,P均<0.05);情景模拟演训组训练总分、参训积极性、主观感受程度和知识技能掌握评分均高于传统模式组和虚拟仿真平台组(P均<0.05)。结论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情景模拟演训可以有效提升高空生理训练的训练质效,为提高高空生理训练模式更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 论著·航空医学
    张蓝宁, 王雪峰, 黄燕, 李文平, 唐晖, 于东睿, 张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正念减压训练(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法对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Teenagers Aviation School of Air Force,TASAF)学生非病理性血压升高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2022年11月TASAF高一年度复查初测血压升高超标学生共241名,将其随机分入MBSR组(n=121)和自行放松组(n=120)。比较2组学生临检时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超标的改善程度,本研究设计量表调查受检学生身体疲劳-心理紧张积累情况。结果 不同身体疲劳-心理紧张程度积分的TASAF学生初测收缩压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70,P=0.012),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身体疲劳-心理紧张程度积分越高,受检学生初测收缩压测量值越高(P均<0.05)。2组受检学生放松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放松调节并按规定流程复测血压后,MBSR组学生放松前后收缩压差值、舒张压差值和心率差值均高于自行放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73、5.144、3.651,P=0.001、0.002、0.013)。结论 MBSR法比自行放松法能更有效地改善TASAF学生血压和心率升高超标情况。可在TASAF学生中推广MBSR法,并在日常课程中加入MBSR训练内容,以提升血压和心率调节能力。

  • 论著·航空医学
    桑源, 景洪江, 李峰, 刘鹏, 王若永, 穆慧玲, 白霜, 王亚雯, 陈曦蒙, 梁丽萍, 杜鹏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军事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现状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飞行人员HUA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空勤科入院的1 531名军事飞行人员的年龄、性别、机种、飞行时长、身高、体质量、BMI、血压、疾病史和相关生化检查等资料,按照HUA诊断标准将其分为HUA组(n=402)和非HUA组(n=1 129),比较2组飞行人员上述各项指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UA的影响因素。结果 军事飞行人员HUA的患病率为26.26%(402/1 531),与非HUA组相比,HUA组的BMI、SBP、DB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TG、TC、LDL-C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920~-2.173,P均<0.05),HDL-C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00,P=0.001)。HUA组合并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的人数比例均高于非H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28、12.562、23.756,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BMI(OR=1.089,95%CI:1.022~1.161)、DBP升高(OR=1.026,95%CI:1.009~1.044)、TG升高(OR=1.345,95%CI:1.064~1.700)和Scr升高(OR=1.029,95%CI:1.017~1.040)为影响HUA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增加(OR=0.974,95%CI:0.959~0.990)为影响HUA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于中心空勤科就诊的军事飞行人员HUA的患病率为26.26%,年龄、BMI、DBP、TG和Scr与HUA发生密切相关,需尽早制定个体化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军事飞行人员HUA的发生发展。

  • 论著·航空医学
    刘依凌, 白玉, 宋文慧, 原卫民, 潘向荣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完成年度大体检的飞行人员肺大疱检出情况,提出并探讨肺大疱的航空医学鉴定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3年11月在海军某疗养中心疗养的5 069名军事飞行人员的胸部CT检查结果,分析肺大疱检出情况,比较不同兵种、机种、飞行时间和岗位飞行人员肺大疱检出率,确定航空医学鉴定应考虑的因素和要点。结果 体检肺大疱检出率约为4.46%(226/5 069),年度大体检结论为暂时飞行不合格6例,占总发病人数的2.65%(6/226);肺大疱直径为>1~2 cm者约占总患者的67.26%(152/226);不同兵种军事飞行人员肺大疱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81,P=0.002),陆军飞行人员为6.79%(55/810),高于空军与海军飞行人员(P=0.006、0.001);不同机种军事飞行人员肺大疱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37,P=0.003),其中运输机组为7.22%(76/1 052),高于歼击机组、轰炸机组和直升机组(P=0.005、<0.001、<0.001);飞行时间>3 000~<5 000 h组肺大疱检出率8.70%(105/1 213),高于飞行时间≤1 000 h组和>1 000~3 000组(P均<0.001);不同岗位军事飞行人员肺大疱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结论 航空医学鉴定时应当充分考虑肺大疱的部位、大小和飞行人员的机型、岗位等综合因素,给予精准鉴定结论,从而确保飞行安全。

  • 论著·航空医学
    王晓旭, 陈华威, 王开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飞行人员肺大疱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为其航空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体检发现并诊断为肺大疱的51例飞行人员的临床资料,根据机种分为歼击机组(15例),直升机组(15例),轰、运机组(21例)。比较不同机种基本资料、飞行时间、肺大疱直径、肺大疱位置及是否多发等的差异。结果 3组肺大疱飞行人员年龄、飞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68、8.563,P均<0.001),歼击机组年龄低于直升机组和轰、运机组(P=0.029、<0.001),歼击机组飞行时间低于直升机组和轰、运机组(P=0.010、<0.001);身高、体质量、BMI、肺大疱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大疱主要位于胸膜下,3组间肺大疱位置和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飞行人员肺大疱检出率逐年升高,应更加重视其筛查与鉴定,需要手术治者应及时就诊,以提高飞行部队战斗力。

  • 论著·普通医学
  • 论著·普通医学
    苏莹, 吴媚, 范红兵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接受电火针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7—12月在大连康复疗养中心就诊的48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4例)予电火针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对照组(24例)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生存质量评分(36 Item Short Form Survey Instrument,SF-36)、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腰椎功能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结果 治疗5周后,观察组腰部、腿部区域疼痛、酸楚等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t=7.530、7.988、11.735、12.890,P均<0.001);SF-36评分各维度较对照组高(t=12.493、12.357、12.531、12.034,P均<0.001);治疗1、3、5周等时段,观察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01、<0.001、=0.001);JO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5、<0.001、<0.001)。结论 电火针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较于单独应用身痛逐瘀汤治疗优势更明显,可有效提高LDH患者生存质量,恢复患者腰椎功能,减轻腰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高原医学专栏
  • 高原医学专栏
    张舒曼, 王佳, 杜思铭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与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2种修复方式对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治疗的95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和研究组(55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比较2组皮瓣成活情况、创面愈合和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Maryland足功能评分和术后1年的Thankappan皮瓣外观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术后皮瓣成活率稍低于研究组,但二者皮瓣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60,P=0.142)。术后2个月,2组足跟创面均达到Ⅰ期愈合,研究组供区切口达Ⅰ期线形愈合,对照组足底内侧有凹陷,部分患者植皮区有瘢痕增生;术后1年,2组的皮瓣色泽与受区皮肤接近且厚度适中不臃肿,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术后1年,2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8,P=0.074);2组Thankappan皮瓣外观满意度评分及其优良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t/χ2=1.450、0.082,P=0.150、0.775)。结论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均可有效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二者皮瓣成活率和修复效果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相较之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对患足术后足功能的恢复更为有利。

  • 高原医学专栏
    马跃, 刘鑫源, 吴海平, 王莉莉, 关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肌筋膜自治互治法对新生学员训练性膝痛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2023年8—11月新训期间,选取某大学3个学员队的363名新生学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每组121名。观察组采用肌筋膜自治互治法,对照组一采用八段锦干预,对照组二为空白对照,比较3组新生学员在新训结束时膝关节训练伤发病率、膝关节疼痛强度评定量表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患肢下蹲疼痛角度和立定跳远能力的差异。结果 新训结束时,除患肢下蹲疼痛角度外(P<0.001),观察组膝关节训练伤发病率、NR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立定跳远能力与对照组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立定跳远能力(P>0.05)外,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二(P<0.05、=0.031、<0.001、<0.001)。结论 肌筋膜自治互治法可改善膝关节疼痛、降低膝关节训练伤发生率,可用于新训阶段膝关节训练伤的防治,建议部队推广应用。

  • 高原医学专栏
    周潇潇, 谢俊豪, 刘雅贞, 陈小洁, 钱嘉诚, 张泽翰, 徐先荣, 刘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相关指标的分析,探讨常驻高原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风险与HRV的相关性,评估睡眠呼吸障碍对飞行人员日间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常驻高原某部军事飞行人员47名,进行睡眠问卷调查,使用头戴式HRV监测设备采集短时HRV,使用STOP-BANG量表(STOP-BANG Questionnaire,SBQ)和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进行OSAS风险评估。根据量表评估结果将飞行人员分为OSAS风险组和正常组,分析2组睡眠问卷结果、HRV指标差异及HRV与SBQ、E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47名飞行人员中,风险组20名,正常组27名,2组年龄、BMI、飞行时间、常驻高原时间和总睡眠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风险组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发生占比高于正常组(χ2=4.335,P=0.037);风险组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高于正常组(t=2.933,P=0.007),其余HRV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SS评分和HF呈中度正相关(rs=0.402,P=0.005),SBQ评分和HF、RR间期>50 ms的心跳次数百分比呈低正相关(rs=0.394、0.299,P=0.006、0.041)。结论 OSAS风险较高的常驻高原飞行人员更易出现睡眠不足相关日间症状,尤其是注意力/记忆力下降;这类飞行人员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为主,且白天嗜睡程度越高的飞行人员,副交感神经张力越高。提示在应对高原飞行人员睡眠障碍问题时,应同时关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相关疾病。

  • 高原医学专栏
    孙丛艳, 马跃, 于燕波, 刘春梓, 郭营瑾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温灸刮痧疗法治疗高原高寒原发性痛经的效果,为高原高寒青年女性原发性痛经提供一种更优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高原高寒地区招募的60例原发性痛经青年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温灸刮痧疗法治疗,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2组均进行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并随访3个月。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3、6个月的临床疗效、COX痛经症状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评分、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压痛阈值(腰椎左侧、腰椎右侧、腹直肌左侧、腹直肌右侧)。结果 在第6个月时间节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9,P=0.001);2组不同时间节点的动态比较:2组CMSS评分在第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25);2组NRS评分在第1、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01);2组腰椎左侧、腰椎右侧、腹直肌左侧、腹直肌右侧压痛阈值评分在第6个月时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1、=0.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CMSS评分、NRS评分和腰椎左侧、腰椎右侧、腹直肌左侧、腹直肌右侧压痛阈值评分在第1、2、3、6个月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的CMSS评分、NRS评分和腰椎左侧、腰椎右侧、腹直肌左侧和腹直肌右侧压痛阈值评分差异在第1、2、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温灸刮痧疗法治疗高寒高原地区青年女性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具有绿色安全易操作等优点,同时在效果持续性方面优于布洛芬干预,值得推广应用。

  • 高原医学专栏
    黄建, 李萌, 沈岱岳, 吴其平, 牛世杰, 景蕊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高原医疗后送情况,探讨高原医疗后送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高原驻训医疗后送和卫勤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部2020年5月—2024年5月在高原驻训期间的医疗后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0年5月—2024年5月共医疗后送病例61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损伤和中毒19例(31.15%)、消化系统疾病13例(21.31%)、五官科疾病和急性高原反应各8例(13.11%)。医疗后送病例在2020年占47.54%(29/61),2021年占26.23%(16/61)。按月份排名前3的是2020年12月、2021年1月和2020年9月,分别占22.95%(14/61)、11.48%(7/61)和9.84%(6/61)。结论 高原医疗后送的病例主要集中在2020年12月、2021年1月和2022年9月,以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和急性高原反应为主。需要针对性制定冬季卫勤保障预案,提高官兵的高原适应能力,从而有效降低训练伤病,提升部队战斗力。

  • 高原医学专栏
    许美丽, 马涛, 安艳君, 王仲正, 刘磊, 彭文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高原冻伤是我国高原地区官兵常见的伤病之一,不仅影响官兵的生理健康,还会影响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对军队的战斗力构成严重威胁。高压氧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通过减少细胞损伤、促进伤口愈合,有效预防并治疗高原冻伤。笔者综述了高压氧在高原冻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后续临床应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 航空医学训练
  • 航空医学训练
    赵彦鹏, 卜伟平, 刘丹, 张立辉, 张琳, 周晴霖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各国空军通过航空生理训练锻炼飞行员驾驭装备、应对极端航空条件的能力,提高飞行耐力和心理应激能力水平,提升飞行效率和飞行安全。笔者前往新加坡空军基地航空医学中心参加了航空生理训练,充分了解了新加坡空军的航空生理训练组织机构、人员设备和训练方案等内容,对比分析我军情况,以期有所借鉴,提高航空生理训练水平,提升航卫保障能力。

  • 综述
  • 综述
    罗晓, 张晓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飞机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急救工作面临复杂的环境条件、时间压力和资源管理等各类挑战,军用飞机事故更有其特殊危险性。笔者从军用飞机通信、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应急救援设备工具、应急救援环境和现场急救等方面,对美国军用飞机遭遇地面险情或空中险情迫降时的救援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我军救援急救流程的规范与优化、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思路。

  • 综述
    张并戌, 邢航, 葛朝丽, 吴飞飞, 周晴霖, 张向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航空航天医学高峰论坛-2024”于2025年1月17—18日在北京举办。论坛以“作战航卫,数智空军”为主题,邀请了800余位来自航空航天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航空临床医学现状与展望、作战航卫实践探索、医工交叉进展等内容进行报告交流。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交流论文287篇,笔者对航空航天医学领域的论文进行综述,主要包括飞行人员选拔鉴定与医学恢复、飞行人员身心训练与能力保持、航空医疗救援与海上救生、人机工效与新质效能、医工交叉与智能化创新融合等方面。

  • 综述
    陈笑, 李相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是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甚至痴呆的重要病因。近年来,多模态MRI技术的发展为全面无创评估脑小血管病所继发的脑认知功能损伤情况提供了新视角。其中,结构MRI通过量化白质病变体积和脑萎缩模式提示认知损害的严重程度;弥散张量成像通过评估白质纤维完整性提示早期微结构损伤与特定的认知障碍存在关联;动脉自旋标记提示皮层下认知障碍患者中部分脑区的脑血流量显著降低;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可通过局部脑功能改变、功能连接和功能网络3个方面评估脑小血管病诱发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鉴于此,笔者对多模态MRI在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评价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早期干预与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 护理园地
  • 护理园地
    陈立英, 马艺铭, 陈志, 杜金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支援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弹性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支援发热门诊的161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总分为(88.08±12.12)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9.21±13.16)分。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得分在不同工作科室、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2.190、2.583,P=0.038、0.011),心理弹性得分在不同学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8,P=0.021)。LSD检验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原科室为妇科的工作压力与原科室为手术室、其他科室的工作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10);护理人员学历为大专的心理弹性与学历为本科、研究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43);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266,P<0.05)。结论 支援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处于中度压力水平,心理弹性总体较好;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工作压力越小。应重视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培训,以降低其工作压力。

  • 护理园地
    姜丽娜, 李文兵, 张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围手术期以前馈控制理念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4月1日—2024年4月1日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普外科就诊的100例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前馈控制理念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分别给予1个月的护理时间,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蠕动开始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34、9.379、14.874,P均<0.001);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各维度(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F=31.667~106.665,P均<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0.00%),患者护理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7.440,P=0.014、0.006)。结论 运用前馈控制理论指导的综合护理干预策略,在加速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复原、优化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上效果确切,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护理园地
    张璇, 葛小栋, 崔娟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需求满足的共享干预原则对直肠前切除综合征(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ARS)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8月在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RS患者12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需求满足的共享干预原则干预,2组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Schwarzer,GSES)]、应对方式量表评分、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功能恢复情况[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S)]和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 QLQ-C30)]。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t=7.823、7.278,P均<0.001),消极评分、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3.216、5.240、5.811,P均<0.001)。2组排气失禁、稀便失禁、排便频数、里急后重感和急迫感等评分均降低(t=3.601~52.370,P均<0.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971~27.682,P均<0.001)。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维度、总体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t=3.576、10.535,P均<0.001),症状领域评分更低(t=9.708,P<0.001)。结论 基于需求满足的共享干预原则应用于ARS患者中,可改变其应对方式,缓解不良情绪,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曹莉芬, 宋光, 刘骥才, 蔡凌昱, 陈宏, 杨崇格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左效艳, 李伟, 尹俊滨, 张亚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王立栋, 刘杨, 韩萍, 李乐, 白博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