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述
    孙东, 陈艺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4): 352-3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4.015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指各种原因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等症状,是抗生素应用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AAD与诸多危险因素相关,并呈现出临床异质性。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领域对AAD的认识不断加深,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笔者拟就AAD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参考。

  • Mate分析
    肖莹晶, 尼春萍, 李洋, 林悦, 强惠, 画妍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20-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06

    目的 采用Meta分析了解歼击机飞行员停飞疾病谱,分析其疾病特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歼击机飞行员的疾病防治及健康维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有关我国歼击机飞行员停飞疾病谱的文献。经逐层筛选后确定纳入文献,采用STATA 17软件分别对不同疾病的构成比进行合并率及发表偏倚计算,了解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使用SPSS 26软件进行χ2检验,确定变化趋势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纳入13篇文献,停飞总人数为2 519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歼击机飞行员停飞疾病谱的前10位依次为:职业性航空病(18%)、神经系统疾病(14%)、运动系统疾病(12%)、心血管系统疾病(12%)、消化系统疾病(11%)、精神心理疾病(8%)、呼吸系统疾病(6%)、眼科疾病(5%)、泌尿系统疾病(3%)、代谢性疾病(3%)。与2009年及以前相比,2010年及以后,停飞的歼击机飞行员中职业性航空病(χ2=88.40,P<0.001)、神经系统疾病(χ2=5.98,P=0.014)、消化系统疾病(χ2=23.87,P<0.001)患病率降低,运动系统疾病(χ2=12.32,P<0.001)、心血管系统疾病(χ2=18.46,P<0.001)、呼吸系统疾病(χ2=34.77,P<0.001)的患病率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歼击机飞行员停飞疾病谱中,前2位是职业性航空病、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需要采取预防及保健措施,促进歼击机飞行员的健康发展,减少医学停飞率。

  • 综述
    赵静, 张晓丽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7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16

    目的 综述国内外空降兵训练伤流行现状及其分类、致病机制和防护措施,以期达到防止或减少空降兵跳伞造成的生理心理损伤,降低空降兵跳伞训练伤发病率。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空降兵训练伤相关文献及防护技术标准。资料引用 引用文献资料64篇。资料综合 伴随军事实战化训练强度的提高,空降兵因跳伞训练导致的训练伤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各国针对空降兵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空降兵跳伞训练伤的发生受个体特征、环境因素和跳伞条件的影响。良好的体能基础、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适宜的防护装备均可有效预防空降兵训练伤。结论 我军须进一步研制适宜的空降兵防护装备,以减少跳伞训练伤的发生,提高空降兵部队战斗力。

  • 论著·航空医学
    王芳, 王妍, 喻筱维, 杨金凤, 戴俊明, 傅力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02-1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02

    目的 聚类分析民航飞行员12项人体测量学指标,探索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与民航飞行员飞行时间及肥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在民航上海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1 250名在职男性飞行员,使用Inbody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其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体脂率等指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执飞机型及2021年飞行时间数据。使用12项人体测量学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并进一步以多元线性回归法2种模型比较分析FINS与民航飞行员年飞行时间及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关系,为本次人体测量学指标聚类分析进行验证。结果 对12项人体测量学指标经适宜性检验后行因子分析,以主成分法提取3个公因子(脂质堆积指数、腰围甘油三酯指数和内脏脂肪指数),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29%,进一步采用线性回归法计算出标准化得分系数,最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得出FINS与年飞行时间及3个公因子(中心型肥胖因子、全身型肥胖因子、内脏型肥胖因子)均有关(3个公因子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12.37、8.90、6.78,P均<0.001),且中心型肥胖程度对空腹胰岛素的升高有最大的贡献作用。结论 中心型肥胖因子、全身型肥胖因子及内脏型肥胖因子与空腹胰岛素升高均具有相关性,且中心型肥胖公因子贡献最大,提示人体测量学指标具有临床预测价值。

  • 论著·航空医学工程
    师国伟, 郑学文, 王中天, 李林杉, 白玉, 郝梦婷, 潘玮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3): 220-2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3.007
    摘要 (186) PDF全文 (116) HTML (16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科学精准防护飞机救生爆炸切割脉冲噪声造成的听觉损伤,进行飞机救生爆炸切割脉冲噪声检测实验仿真设计。方法 按照脉冲噪声听觉损伤安全限值规定的超压评价标准,根据爆炸冲击波超压计算经验公式,分析飞机救生爆炸切割脉冲噪声超压估算的比例距离与飞机座舱内炸测点的关系。其次根据飞行员弹射操作瞬间时空特征,以及飞机座舱和座椅弹射设计,分析并仿真飞机救生爆炸切割瞬间场景,搭建炸测点位置可调整的实验平台,精准仿真座椅各位置姿态的炸点、测点位置。最后进行地面爆炸切割检测实验,收集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基于飞机救生爆炸切割的座舱场景完成仿真设计。2次实验计算得到脉冲噪声超压值分别为165.9、165.2 dB,与实验测量曲线的脉冲噪声峰值接近;实验测得头盔隔声值为21.8 dB,与头盔实际隔声值(22 dB)接近,表明仿真实验检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飞机救生爆炸切割脉冲噪声检测实验仿真设计可为飞行员听觉损伤防护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论著·航空医学
    王丽萍, 于立华, 张慧变, 施维茹, 张岩, 温冬青, 王桂友, 顾昭, 涂磊, 薛利豪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97-1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01

    目的 本研究通过监测训练过程中的人体生理指标,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器械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热习服方法是否能有效应对热应激。方法 24名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器械组、HIIT组和对照组。器械组连续10 d完成9次器械训练(90 min/次),HIIT组连续10 d完成9次HIIT训练(40 min/次),2组均在第6天休息。所有志愿者在习服前和习服后分别在环境为35 ℃、相对湿度70%的舱室内完成热应激测试。在热习服训练和热应激测试过程中,全程记录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心率。结果 在习服后的热应激测试中器械组和HIIT组的直肠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和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和习服前热应激测试(P<0.05);在热习服训练中,器械组的直肠温度在第3天开始下降,第5~10天基本下降到一定水平(38.1 ℃~38.2 ℃)后保持不变,而HIIT组的直肠温度在第8天下降,第8~10天维持在38.4 ℃~38.5 ℃;HIIT组出汗率高于器械组(t=2.289~4.795,P≤0.001~0.038),但组内出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T2=0.301+0.984 T1+0.01 HRmax(R2=0.578,P<0.001)。结论 器械训练可有效提高人体对热应激的耐受性,为进一步提高飞行员耐热能力提供可行性措施。

  • 综述
    郑磊, 戴竞耀, 赵婧, 杨丰源, 严景民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8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18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ketamine-related cystitis,KC)是因患者长期或短期吸食氯胺酮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每次排尿量减少、排尿困难及膀胱区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KC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采集及尿液检测出氯胺酮或其代谢产物,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可诊断为KC。笔者就氯胺酮、KC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增强对KC的认识,为其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 Mate分析
    屠晓钢, 徐建华, 郑蔚, 洪松岳, 许涛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32-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08

    目的 探索总结我国新兵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 检索CNKI中已发表的新兵心理健康领域的681篇文献,借助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对该领域的发文数量、作者和机构,以及关键词共现与突变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在发文数量方面,该领域研究分为缓慢起步(1992—2002年)、快速发展(2003—2015年)和逐步回落(2016—2023年)3个阶段;在作者与机构方面,作者之间与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非常缺乏;在研究热点方面,主要包括被试群体、心理健康相关表现、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心理干预4个方面;在研究前沿方面,受学科发展与政策影响,不同时间阶段呈现不同的研究前沿,且近期心理弹性、知觉压力和睡眠质量等关键词仍为研究热点。结论 未来研究跨学科引进新兴研究方法与技术,加强作者与机构合作,以更好服务新兵心理健康。

  • 论著·航空医学
    朱煜阳, 张焱, 孙洪昌, 杜健, 戈含笑, 谢多, 郝垚坤, 胡译文, 杨柳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01
    摘要 (178) PDF全文 (169) HTML (14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航校“00后”军事飞行学员和教官进行飞行学员胜任力的现状与期望调查,以考察学员和教官之间对飞行学员当前胜任力与期望胜任力评价的异同。方法 调研2 047名军事飞行学员和86名教官,采用修订的军事飞行学员胜任特征问卷考察学员和教官对胜任力的评价。采用配对分析比较学员和教官对当前状态和期望状态的差异。结果 军事飞行学员当前胜任力水平均已超过理论均值,学员对当前胜任力各因素的评价低于对期望胜任力的评价(Z=-37.918、-37.383、-36.925、-37.721、-37.008,P均<0.001),教官对当前胜任力各因素的评价也低于对期望胜任力的评价(Z=-7.428、-7.062、-7.406、-7.278、-7.235,P均<0.001),学员对当前胜任力各因素的评价均高于教官的评价(Z=2.47、3.34、3.35、3.39、2.98,P=0.014、0.001、0.001、0.001、0.003),学员对期望胜任力各因素的评价也均高于教官的评价(Z=8.71、10.05、8.92、11.04、9.30,P均<0.001),意识形态胜任力在学员和教官对现状和期望的评价中均排名第1。结论 军事飞行学员胜任力仍有提高空间;意识形态胜任力是教官和学员均认为最为重要的胜任力;需同步教官和学员对胜任力水平的期待。

  • 论著·航空医学
    郑书彬, 韩立存, 李法林, 刘珺, 梁斌, 杨洋, 胡梦强, 肖军, 张垚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08-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03

    目的 研究医疗救护飞机飞行高度对机上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低压舱分别模拟医疗救护飞机在距离地面0、1 000、2 350、3 350 m和4 300 m不同飞行高度的机舱内部气压环境,选择同一粘度的人工模拟痰液代替伤病员真实痰液作为试验样本,使用同一吸痰设备及相同操作步骤和手法开展伤病员吸痰实验,分别记录痰液吸净所用时间。结果 在模拟医疗救护飞机在距离地面5个不同飞行高度下,5 ml模拟痰液吸净所需时间随模拟飞行高度的增加而逐步延长,1 000、2 350、3 350 m和4 300 m的吸痰用时分别是(5.09±0.30)、(9.37±1.00)、(11.75±0.78)s和(15.54±0.92)s,均高于0 m吸痰用时(4.26±1.13)s。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飞行高度1 000 m吸痰用时与0 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飞行高度2 350 m、3 350 m、4 300 m吸痰用时分别与0 m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2 350 m与1 000 m(P<0.001)、3 350 m与2 350 m(P<0.001)及4 300 m与3 350 m(P<0.001)高度下吸痰时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疗救护飞机飞行高度上升,会增加吸痰用时,导致吸痰效率降低,增加伤病员窒息风险。随着飞行高度增加,需采取增加负压压力、湿化气道等有效措施以确保机上吸痰效果。

  • Mate分析
    杨梦圆, 仇瑞, 李亚红, 李玙, 张芫蓓, 蒲昭君, 邵峰, 王卉, 王秀超, 武圣君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26-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07

    目的 了解近10年来散偏远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变化情况,为散偏远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全文数据库中运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的符合标准的文献,并用R软件包“Meta”(版本6.2-1)进行元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纳入16篇文献,研究对象5 375名,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抑郁、人际敏感、躯体化和焦虑因子高于2016版军人常模(WMD=0.29、0.26、0.26、0.24,P均<0.001);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人际敏感和强迫因子在不同地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2.8、5.83,P<0.01、=0.05);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敏感受到研究年份和实验组样本量的影响;抑郁因子受到实验组样本量的影响;敌对因子受到被试者年龄的影响。结论 散偏远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2016版军人常模,问题主要集中于抑郁、人际敏感、躯体化和焦虑方面,个别因子受研究年份和实验组样本量等影响。

  • 论著·航空医学
    鞠博文, 程珊, 丛林, 胡文东, 马进, 惠铎铎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3): 193-1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3.001

    目的 探索在执行认知任务时,伴随的体力活动对作业者的主观负荷感、作业绩效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规律。方法 符合条件的33名男性受试者分别在3种左上肢等张收缩体力负荷条件(0、3、5 kg)下完成2-back认知任务(每种条件间隔1周),全程采集心电信号。任务后利用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量表评估受试者的主观任务负荷感,并记录认知绩效(平均反应时间、正确率等)。结果 与无体力活动相比,中体力与高体力活动增加了受试者认知任务的主观负荷感(t=2.235~14.841,P均<0.05)、平均反应时间(t=-2.263、-3.284,P=0.031、0.002)和任务的误检率(Z=-2.978,P=0.003)。同时,体力负荷也增加作业者心率(Z=-4.899,P<0.001)和心率变异性的低频功率值(Z=-2.253,P=0.024),而高频成分降低(Z=-2.010,P=0.044)。在中体力和高体力负荷间,受试者的功能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任务中,作业者遭受的体力负荷会进一步增加任务负荷感,降低任务执行能力,引起交感神经张力增加。本研究结果为飞行员在飞行中脑力负荷的实时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 航空卫生保障
    葛华, 赵安东, 吴峰, 詹皓, 袁海龙, 杨志晖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3): 269-2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3.016

    随着空军战训模式的转变,飞行员面临跨昼夜、长航时飞行等挑战,身心负荷加重,飞行疲劳问题突出。因此,及时有效地检测飞行员的疲劳程度,合理安排作息,对于预防人为事故、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阐述飞行疲劳的概念与产生原因,总结分析国内外疲劳检测方法及其在飞行领域的应用,展望飞行疲劳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旨在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病例报道
    施维茹, 温冬青, 王丽萍, 于立华, 涂磊, 张岩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94-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21
  • 综述
    刘三立, 姜俊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55-1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13

    现代战争中,随着爆炸性武器的大量使用,创伤导致的肺挫伤、爆震性肺损伤及吸入性损伤发生率日益增高,病理上最终都会发展为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空运后送能够帮助ARDS伤病员在负伤后几小时内从战术区撤离,在成功转运与快速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综述美军ARDS伤病员空运后送现况、处置经验与策略,为我军重症伤病员的空运后送配套建设及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 论著·普通医学
    王明峰, 廖东初, 胡寅进, 郑芳, 孙熙洋, 朱俊杰, 毛龙飞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56-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13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3年1月—9月在陆军厦门特勤疗养中心物理康复科治疗的80例急性期面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加以康复训练。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波特曼面瘫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3.867,t=2.81、3.98、3.38,P<0.001、=0.007、<0.001、=0.001)。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助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价值。

  • 综述
    茆健, 戴济民, 曹姣, 蒲猛, 戴竞耀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72-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17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通常会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脓毒症治疗的关键步骤包括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和炎症反应的控制。纳米颗粒是目前治疗脓毒症最有前景的材料之一,不仅可以搭载抗生素与抗菌肽,且一些金属纳米颗粒本身就具有天然抗菌活性,能够加速感染的控制及病原菌的清除,减少抗生素使用量,提升抗感染疗效。此外,纳米颗粒还可以减少炎性介质的产生、加速炎性介质的清除,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这些研究为纳米颗粒在脓毒症的临床应用中提供新策略和新视角。

  • 综述
    赵晓红, 宋光, 杨崇格, 陈辉, 沈曙光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60-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14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aemia,HUA)和痛风发病率增高已成为全球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关HUA的危险因素分析的研究颇多,但对于军事飞行员这一特殊群体HUA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尚少。笔者就军事飞行员HUA流行病学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军事飞行员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合理的预防策略,更好地维护及促进军事飞行员的健康。

  • 论著·航空医学
    刘伟, 滕跃, 张慧变, 刘弋飞, 仇实, 魏丛然, 李金兰, 于东睿, 贾宏博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9-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03

    目的 分析军事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飞行人员的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系统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的军事飞行人员的病例数据,分别按机种、飞行时间、人员类别及BMI、饮酒史、吸烟史、血压、年龄和尿酸水平分组,比较不同组间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对可疑因素与高脂血症患病率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926例军事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7.7%,不同机种、人员类别的军事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飞行时间军事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1,P=0.001);血压水平高、尿酸水平高、体质量指数高的飞行人员较正常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18.82、33.59,P均=0.001);有吸烟史较无吸烟史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体质量指数、血压、尿酸水平是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OR=3.080、1.489、3.760、1.629,P<0.001、=0.025、<0.001、=0.026)。结论 高脂血症在飞行人员中患病率较高,吸烟史、体质量指数、血压、尿酸水平是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航空卫生保障要重点关注飞行人员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不断提高飞行人员的健康水平。

  • 论著·航空医学
    陈宏, 董文琴, 毛美, 汪红荣, 黄瑶, 王彦人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3): 204-2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3.003

    目的 评估军事飞行人员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感染后航空医学鉴定。方法 选取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住院及大体检感染COVID-19的军事飞行人员20例为试验组,选取性别、年龄、BMI、飞行时间相匹配的未感染COVID-19的军事飞行人员20例为对照组。在完成各项常规体检项目的同时行静息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检测,综合评估心肺功能。根据体检结果,结合军事飞行人员的机种及飞行职务,进行感染后航空医学鉴定。结果 静息肺功能比较结果显示,2组间的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量、第1 s用力呼气容积、1 s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呼出50%、75%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和最大通气量值及相应的实测值/正常预计值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肺运动功能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峰值运动功率、峰值摄氧量、峰值公斤摄氧量、无氧阈、相对无氧阈、峰值代谢当量、峰值氧脉搏、峰值通气量值及相应的实测值/正常预计值百分比较对照组均降低(t=2.611~6.114,P均<0.05),2组心率储备、峰值心率及峰值呼吸交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0例COVID-19感染后军事飞行人员航空医学鉴定结论中,18例飞行合格(其中2例限制飞行观察),2例暂时飞行不合格。结论 COVID-19感染对军事飞行人员心肺运动功能有明显影响,威胁飞行安全,为科学进行航空医学鉴定,建议COVID-19后2个月内的军事飞行人员复飞前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

  • 论著·航空医学
    潘蓓, 陈大伟, 张金龙, 刘启明, 杜文津, 刘玮, 常欣欣, 李相生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3): 199-2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3.002

    目的 探讨飞行员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整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经头颅核磁检查诊断为CSVD的飞行员72例为CSVD病例组,按照1:1的比例随机抽取头颅核磁检查无异常的飞行员为对照组,比较2组飞行员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飞行时间和机种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飞行员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飞行员CSVD群体中脑白质高信号和血管周围间隙多见,并且存在多种影像分型联合的表现,CSVD病例组危险因素数量高于对照组,且总飞行时间和年飞行时间均高于对照组[1 875.00(517.50,2 975.00)h vs 1 000.00(368.50,2 200.00)h,P=0.027]、[126.83(104.55,153.35)h vs 115.77(90.50,136.46)h,P=0.021],CSVD病例组吸烟和高性能战斗机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2% vs 5.6%(χ2=8.36,P=0.004)]、[29.2% vs 13.9%(χ2=7.05,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3.304,95%CI:1.172~9.317,P=0.024)、飞行机种(OR=4.607,95%CI:1.596~13.298,P=0.005)、年飞行时间(OR=2.699,95%CI:1.085~6.716,P=0.033)是飞行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飞行员患CSVD与吸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数量、高性能战斗机及年飞行时间相关。

  • 论著·航空医学
    陈宏, 董文琴, 汪红荣, 李晶, 毛美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02

    目的 分析住院及大体检的军队飞行人员常见心身疾病及影响因素,为军队飞行人员心身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23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住院及大体检的军队飞行人员1 000例,分为患心身疾病组与无心身疾病组,收集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常见心身疾病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 000例住院及大体检的军队飞行人员中共有311例患心身疾病,其中常见心身疾病为:慢性腰背酸痛、慢性胃炎、原发性高血压、紧张性头痛、心律失常、睡眠障碍、口腔溃疡、过敏性鼻炎、糖尿病及消化性溃疡。军队飞行人员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t=2.961~11.220,P均<0.01)。患心身疾病的军队飞行人员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及偏执因子分均高于无心身疾病的军队飞行人员(t=1.964~4.042,P均<0.05)。规律运动为军队飞行人员常见心身疾病的保护因素(OR=0.52,P<0.001),超重/肥胖、吸烟、高血脂、高尿酸为军队飞行人员常见心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1、5.11、1.65、1.59,P<0.001、<0.001、=0.001、=0.027)。结论 军队飞行人员心身疾病患病率较高,在重视心理干预的同时,需重视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从心理、躯体、社会3个方面完善对军队飞行人员身心健康的管理。

  • 综述
    胡玥, 曹艳杰, 任启涛, 蓝小华, 朱伟伟, 吴孟迪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77-1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18

    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0%~20%,其典型症状与中枢、外周或全身液体过载有关。目前临床上虽有记出入量、临床评分等常规方法指导患者的诊疗,但易因存在部分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误差。人体成分分析技术能为心力衰竭的评估及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从而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预后。笔者就老年心衰患者与人体成分分析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提出人体成分分析仪针对老年心衰患者的应用价值,为老年心衰患者的诊疗提供新方向。

  • 论著·航空医学工程
    刘娟, 田甄, 白霜, 钟阿婷, 段宇, 郭华, 林榕, 杜健, 郭小朝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3): 225-2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3.008

    目的 通过调查战斗机飞行员的操作要求、认知特点和使用习惯等,提出基本飞行阶段飞行员对座舱智能化使用需求的具体条目及优先级,提高飞机智能化水平。方法 编制《基本飞行阶段飞机座舱智能化使用需求调查表》,随机抽取296名男性飞行员进行调查,要求其回忆各项任务中需要人工观察、判断和计算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分析汇总的基础上提出新型战斗机座舱智能化人机工效设计相关的意见/建议。结果 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3 182条,其中座舱智能化意见/建议共计2 997条,占比94.19%;从2 997条智能化意见/建议中提炼出智能化使用需求条目共计52个,其中受飞行员重点关注的条目共计34个;自动驾驶、智能语音(含告警)、智能避撞和语音操控等4个条目,在起飞前准备、滑出/起飞、进场/着陆、导航和巡航5个任务阶段均被飞行员重点关注,说明飞行员迫切需要将这4个条目的功能实现智能化。结论 调查结果可为优化战斗机座舱控制界面的人-机适配性设计、科学合理地增强未来新型战斗机座舱的智能化水平及降低飞行员的工作负荷提供重要参考。

  • 论著·普通医学
    徐方楚, 杨志晖, 戴博, 林阳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47-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11

    目的 考察自热型熥敷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大鼠醋酸扭体实验:将70只SD大鼠根据体质量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组(0.125 g/次,0.5 h)、传统熥敷中药组(12.42 g/kg,0.5 h)、自热型熥敷中药A(3.06 g/kg,0.5 h)、B(3.06 g/kg,3 h)、C(3.06 g/kg,6 h)组,通过注射醋酸建立大鼠疼痛模型,记录30 min内大鼠扭体的次数和潜伏期,考察自热型熥敷中药镇痛疗效以及与传统熥敷中药对比的疗效差异性;大鼠炎症模型实验:选取20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60只大鼠腹股沟植入棉球建立炎症模型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组、传统熥敷中药、自热型熥敷中药A、B、C组(给药剂量、时长同醋酸扭体实验),考察自热型熥敷中药抗炎疗效以及与传统熥敷中药对比的疗效差异性;实验兔皮肤刺激性实验:将8只实验兔分为皮肤完整组以及皮肤受损组,各4只,在左、右两侧分别贴上自热型熥敷中药包及去除药的自热型熥敷中药包。每次6 h,连续使用7 d,在自然光下肉眼观察并记录去除药物后1、24、48 h和72 h敷贴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豚鼠斑贴实验:将40只背部经去毛处理无损伤的豚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去除药的自热型熥敷中药包)、阳性对照组(1-氯-2,4-二硝基苯)、供试品组(自热型熥敷中药)。致敏阶段:在第0 d、第7 d和第14 d,观察豚鼠背部左侧给药6 h后1 h、24 h是否出现皮肤刺激性反应,末次致敏14 d后,观察豚鼠右侧给药6 h后24 h、48 h是否出现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 自热型熥敷中药B、C组大鼠扭体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7);传统熥敷中药组与自热型熥敷中药A组大鼠扭体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双氯芬酸二乙胺组潜伏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自热型熥敷中药C组肉芽肿重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自热型熥敷中药对皮肤无刺激、无致敏性。结论 自热型熥敷中药是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且安全性较高的新制剂。

  • 论著·普通医学
    朱建宝, 陈安琪, 刘宏亮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22-1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07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骨折模型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大鼠骨折导致的焦虑情绪及海马内神经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自由饮水模式将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DEX组、手术组(对大鼠进行右股骨截骨术)、手术+DEX组(骨折后的大鼠腹膜内注射12 μg/kg DEX),在模型建立成功后6 h、24 h、7 d通过惊吓反应测试大鼠的焦虑情绪,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的表达,TUNEL染色定量海马组织中的凋亡细胞,蛋白质印迹检测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IL-6、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NADPH氧化酶2抗体(NADPH oxidase2,NOX2)、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Bcl-2关联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和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 mRNA水平升高(P均<0.001),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增加,Bcl-2(P<0.001)和nNOS(P=0.001)表达水平降低,Bax(P<0.001)、4-HNE(P=0.001)、NOX2(P=0.003)、ROS水平(P=0.009)增加;与手术组相比,手术+DEX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和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 mRNA水平降低(P均<0.001),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凋亡细胞数量、Bax蛋白水平(P=0.008)、4-HNE(P<0.001)、NOX2(P<0.001)、ROS(P=0.008)水平降低,神经元细胞中Bcl-2(P=0.005)、nNOS(P<0.001)水平升高。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骨折大鼠的焦虑状态,减轻神经炎症和神经元凋亡。

  • 论著·航空医学
    丁立, 吴广升, 孙慧斌, 惠光艳, 张卓然, 王飞, 刘伟, 马丛丛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13-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04

    目的 研究Vitapex糊剂与氢氧化钙糊剂治疗飞行人员根尖周炎伴窦道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疗养的飞行人员,将经过口腔体检收治的60例患根尖周炎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诊间封药;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诊间封药。观察2组根管预备后诊间封药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2,P=0.016)。治疗前2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9、0.112、0.261,P=0.938、0.911、0.795);治疗后2周,观察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5、2.516、9.068,P=0.005、0.015、<0.001)。2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肿胀、感染和咬合痛。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8,P=0.605)。结论 Vitapex糊剂治疗根尖周炎效果较好,能明显控制飞行人员患牙的细菌感染,使飞行人员尽快恢复工作,为航卫保障提供有利支持。

  • 综述
    谢泊文, 厉晓杰, 杨丰源, 张红星, 陈志强, 李天琪, 杜俊杰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59-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14

    军事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不断提高,及体育活动的规范性不足等因素,导致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在军人群体中变得更加常见。这种损伤不仅会限制膝关节的功能,甚至可能提前终止患者的军事生涯,给军队的战备力量造成损失。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查阅77篇相关文献,对ACL损伤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疗工作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卢佳美, 李晓纹, 王帆, 邱传经, 潘帅, 赵璟, 阎升光, 金占国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66-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15

    视觉诱发运动不耐受(visual induced motion sickness,VIMS)是一种主要由视觉系统刺激引起的运动不耐受,典型表现为恶心、眩晕或定向障碍、眼睛疲劳等。VIMS是人体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但当其症状严重到产生负面影响时被认为是视觉诱发运动病(visually induced motion sickness disorder,VIMSD)。现代仿真技术发展迅速,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医疗、教育、娱乐、工作等多个方面,VIMS对于仿真技术的发展及个体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从VIMS的易感因素、发病机制、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及治疗手段4个方面对VIM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VIMS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论著·航空医学
    郁丽琴, 王亚雯, 李峰, 王若永, 白霜, 陈海生, 白雅芝, 穆慧玲, 陈曦蒙, 钟阿婷, 杜鹏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17-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05

    目的 采用生活观察法和体动仪记录法测定飞行人员1 d能量消耗,为飞行人员能量代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索飞行人员能量消耗监测新方法。方法 采用生活观察法和体动仪记录法测定4个航空兵部队59名飞行人员1 d总能量消耗量,计算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 生活观察法和体动仪记录法测得飞行人员平均1 d总能量消耗量分别为(3 102.1±372.4)kcal、(2 957.8±422.2)kcal。2种方法测定飞行人员1 d总能量消耗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0,P=0.002),二者具有较强相关性(r=0.619,P<0.001)。结论 生活观察法和体动仪记录法测量结果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可以考虑用体动仪记录法代替生活观察法测定飞行人员1 d能量消耗。

  • 论著·普通医学
    谭春艳, 张红梅, 黄雪梅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37-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0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改变与其预后及Th1/Th2免疫细胞平衡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就诊的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静脉溶栓治疗,且出院后进行90 d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估预后,将患者分为良好组(mRS评分≤2分,71例)和不良组(mRS评分为3~6分,35例),对比2组肠道菌群组成、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不良组Chao l指数、Shannon指数低于良好组(t=7.025、5.033,P均<0.001);不良组厚壁菌门、普雷沃菌属低于良好组(t=11.475、6.514,P均<0.001);不良组拟杆菌属、埃希氏菌属高于良好组(t=19.289、7.826,P均<0.001);不良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高于良好组(t=12.685、25.814,P均<0.001);而Th1/Th2、IL-4、IL-5水平低于良好组(t=5.066、12.793、11.476,P均<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拟杆菌门、埃希氏菌属与Th1/Th2、IL-4、IL-5呈负相关(r=-0.604~-0.376,P均<0.05),与IL-2、IFN-γ呈正相关(r=0.439~0.623,P均<0.05);厚壁菌门、普雷沃菌属、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Th1/Th2、IL-4、IL-5呈正相关(r=0.428~0.623,P均<0.05),与IL-2、IFN-γ呈负相关(r=-0.584~-0.397,P均<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改变与不良预后、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相关。

  • 综述
    郑志阳, 左秀芹, 谢子轩, 叶超群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1): 77-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1.017

    慢性颈痛是常见慢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随着移动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健康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慢性颈痛患者的自我管理中。笔者对慢性颈痛患者的自我管理、数字健康的发展背景和现状以及数字健康在慢性颈痛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旨在为慢性颈痛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和设计提供借鉴。

  • 论著·普通医学
    刘燕, 高茸, 汤小涵, 孟雨婷, 万志若, 高翠芸, 袁海龙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3): 236-2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3.01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柚皮苷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PubChem和Pharmmapper在线分析平台获取柚皮苷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PharmGkb、TTD、Disgenet和Drugbank数据库中获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主要作用靶点和相关通路,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确定柚皮苷与核心靶点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相关预测结果。结果 共筛选出柚皮苷潜在作用靶点220个,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靶点5 253个,共同作用靶点94个。GO功能注释共得到281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215个,细胞组分25个,分子功能41个;KEGG富集共得到36条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有关的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证明柚皮苷与5个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柚皮苷能够降低HUVEC的迁移和粘附能力。结论 柚皮苷可能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神经源性位点Notch同源蛋白1等关键靶点调节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蛋白多糖和MAPK等信号通路参与调节内皮细胞功能、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招飞医学选拔
    杨芬, 张艺耀, 于东睿, 李文平, 龚学晨, 王建昌, 邹志康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17-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06

    目的 探讨皮肤电活动(electrodermal activity,EDA)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客观评价晕动病的指标,以期提高飞行学员的精准医学选拔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350名参加飞行学员医学选拔的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在进行90 s科里奥利(Coriolis)加速度耐力检测时,采用可穿戴监测设备实时同步记录EDA,并通过Graybiel评分评价自主神经症状,按照Graybiel得分,分为A组(Graybiel得0分)、B组(Graybiel得1~2分)和C组(Graybiel得≥3分),共3组。分析EDA与Graybiel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剔除指标不完整的受试者,共有301名受试者纳入研究。晕动病学生EDA呈现明显升高的变化趋势。按照Graybiel得分,A组173名,B组102名,C组26名,其中B组和C组学生后测皮肤电活动反应(skin conductance reaction,SCR)、皮肤电活动水平(skin conductance level,SCL)较A组均升高(H=-5.408、-6.781、-3.002、-2.772,P<0.001、<0.001、=0.008、=0.017),B组学生的前测SCL与较A组高(H=-3.019,P=0.008)。结论 EDA可用来客观评价晕动病。采用实时EDA检测联合Graybiel评分的评价方法,可以在招飞医学选拔中更加客观地检出晕动病。

  • 综述
    常琳丽, 白婉麒, 王会会, 张彦海, 迟丽屹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50-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12

    空间导航是基于自身位置和外在环境构建复杂的认知地图,从而实现正确导航的过程。人类将同种异体中心和自我中心2种不同的参考系相结合,进行路线规划,导航到正确的目的地。空间导航能力与飞行安全密切相关,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空军一直在对飞行空间定向障碍进行研究和实践,但至今因飞行空间定向障碍造成的严重飞行事故仍然非常严重,也是A级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笔者综述不同空间导航参考系相关脑区的激活信息以及空间参考系在导航中的作用,从而探究人类导航与空间参考系之间的关系。基于现有研究,使用合适手段,如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等,对脑区激活和信息传导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以为选择合适的人群从事飞行等空间导航相关工作提供依据,对为飞行员制定个性化的空间导航能力训练方案具有现实意义。

  • 经验交流
    刘静, 薛梅, 李晟, 朱玲, 郑晓丽, 闫洪敏, 韩冬梅, 王恒湘, 丁丽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85-1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20

    目的 探究易栓症的诊断、治疗以及对空军飞行员飞行的影响及医学鉴定。方法 对1例军事飞行员易栓症的诊治及航空医学鉴定过程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该飞行员因左下肢肿痛诊断左下肢静脉血栓,之后又先后出现右下肢静脉血栓、肺动脉分支血栓形成;易栓症检查:蛋白S下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活性、vWF抗原、Ⅷ因子(factor Ⅷ,FⅧ)活性升高;血栓性疾病相关基因二代测序检测:HABP2突变,c.1518+1G>C突变频率50%,血、口腔黏膜上皮细胞HABP2突变一代测序检查阳性。诊断:易栓症,蛋白S缺陷症。给予利伐沙班口服。航空医学鉴定结论为飞行不合格。结论 飞行人员反复出现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应查易栓症相关指标,尽早明确诊断,易栓症患者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以预防血栓再发。该类飞行人员在航空环境下,存在再发血栓风险及口服抗凝药物所致的自发出血风险,建议停飞。

  • 论著·航空医学
    贾伟, 韩飞舟, 陈松华, 章王媛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4): 293-2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4.002

    目的 调查飞行(学)员颈腰痛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有针对性地防治飞行(学)员颈腰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飞行(学)员进行颈腰痛情况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军事作业训练情况、体育训练情况和颈腰痛情况4个部分。272名飞行(学)员分为学员组和教员组,各组内再分为颈腰痛和无颈腰痛亚组。对各组及亚组进行颈腰痛相关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72名飞行(学)员中75名患有颈腰痛(27.6%),其中学员15名(9.3%),教员60名(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79,P<0.001);41名患有慢性颈腰痛(15.1%),其中学员4名(2.5%),教员37名(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14,P<0.001)。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飞行时间的飞行(学)员的颈腰痛患病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22、23.585、73.262,P均<0.001);其中年龄≥31岁、BMI≥24 kg/m2和飞行时间>1 000 h的飞行(学)员患病率高于年龄≤30岁、BMI<24 kg/m2和飞行时间≤1 000 h的飞行(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飞行学员和教员各组内有无颈腰痛者在军事作业训练情况、体育训练情况和颈腰痛情况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飞行(学)员颈腰痛危险因素包括飞行时间>1 000~2 000 h(OR=14.191,95%CI:4.213~47.802,P<0.001)和>2 000 h(OR=18.412,95%CI:6.850~49.492,P<0.001)、曾接受过有创治疗(OR=13.835,95%CI:2.264~84.549,P=0.004)、平时姿势不良(OR=3.937,95%CI:1.649~9.398,P=0.002)和运动方法不科学(OR=2.735,95%CI:1.096~6.824,P=0.002);其中教员组颈腰痛危险因素包括飞行时间>1 000~2 000 h(OR=115.580,95%CI: 3.164~4 221.890,P=0.010)和>2 000 h(OR=197.790,95%CI: 5.226~7 486.187,P=0.004)、缺少专业指导(OR=20.010,95%CI:3.932~101.836,P<0.001)、平时姿势不良(OR=4.586,95%CI:1.232~17.075,P=0.023)和单次飞行时间过久(OR=5.346,95%CI: 1.347~21.212,P=0.017)。结论 颈腰痛防治不仅要关注飞行相关因素,更要重视非飞行因素,从而有效降低飞行(学)员颈腰痛患病率。

  • 论著·航空医学
    孙志艳, 丁小勇, 胡成成, 李璐, 贾雍, 曹小勇, 张晓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3): 208-2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3.004

    目的 了解军事飞行员的干眼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就诊的660名军事飞行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调查和眼科专科检查,采用χ2检验对军事飞行员干眼发生因素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干眼发生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OSDI调查结果显示,45.45%(300/660)飞行员存在干眼体征,其中轻度干眼体征占81.67%(245/300)、中度干眼体征占10.00%(30/300)、重度干眼体征占8.33%(25/300);根据干眼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干眼的飞行员占8.94%(59/66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1~50岁(OR=3.089,P=0.010),总飞行时间>1 500~2 500 h(OR=6.352,P=0.003)、>2 500~3 500 h(OR=4.626,P=0.010)、>3 500~5 000 h(OR=9.210,P<0.001)、>5 000 h以上(OR=26.577,P=0.001),飞行中经常口干(OR=5.924,P=0.032),每日使用视频显示终端时间>4 h(OR=4.631,P=0.005)是导致干眼的危险因素,而观看视频显示终端1 h休息眼睛(OR=0.143,P<0.001)是保护因素。结论 军事飞行员干眼患病率较高,建议根据飞行员工作和生活特殊性,加强干眼疾病的管理和教育,预防干眼的发生和发展。

  • 论著·普通医学
    周航, 肖镇冬, 周燕, 黄晶晶, 顾宁, 王志群, 戴毅敏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2): 133-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2.009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胎儿结局。方法 收集中英文数据库中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患者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5例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胎儿结局。结果 62.5%(30/48)的患者在孕晚期发病,消化道症状和高糖症状是患者起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胎儿活产率仅有16.7%(8/48),国内外患者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外患者平均就诊时间0.50 d,少于国内患者2.19 d的平均就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0,P=0.045);国内外患者在血糖、血钾等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胎死宫内患者的孕周相比,活产患者的发病孕周更晚(35.17周 vs 32.54周,t=2.076,P=0.047),其他临床特点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各异,疾病进展迅速,活产率低,产科医师应加强对其认识,以期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改善母儿预后。

  • 综述
    赵娟娟, 刘雅贞, 司粒卜, 任维乐, 于东睿, 徐先荣, 刘娟
    空军航空医学. 2024, 41(3): 259-2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7-1753.2024.03.014

    睡眠障碍目前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及工作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高海拔特殊环境下人体睡眠结构及体内激素变化,更易导致睡眠障碍。在此环境下,军事人员发生睡眠障碍的概率增加,影响个体战训效能及部队战斗力,因此,该类人群的睡眠状况更值得关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来改善睡眠,提高特殊环境军事人员的战训效能是卫勤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褪黑素以其半衰期短、有效改善睡眠、不影响次日工作效能及增强体能等优点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笔者以高海拔地区军事人员睡眠状况为出发点,将褪黑素改善睡眠的优点和其在特殊作业环境中的应用价值作为重点进行综述,为褪黑素在高海拔特殊环境下军事人员中的应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