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军事航空医学
  • 军事航空医学
    军事飞行人员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航空医学鉴定专家共识组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军事航空医学
    刘书林, 曹文, 姚永杰, 彭智勇, 戴圣龙, 李科华, 林洁, 司高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动物体温后降模型,探索不同复温方法对浸泡性冻僵后“体温后降效应”的干预效果。方法 配制模拟低温海水(温度为1 ℃),将小型猪胸部以下部位淹没于1 ℃的人工海水中。在小型猪的体温降到28 ℃时,立即将小型猪移出水面,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自然复温组,常温下自然复温;第2组为水浴复温组;第3组为湿热空气复温组。实时监测体温、心电图和心率等指标,分别于出水时及体温后降至最低体温时采血,测定血糖、血小板、尿素氮、肌酐、血清钾、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肾上腺素等指标。结果 3种复温方法皆有一定的体温后降。自然复温组、水浴复温组、湿热空气复温组的体温后降幅度分别为1.2、2.7、0.5 ℃。自然复温组、水浴复温组、湿热空气复温组的复温时间分别为100、60、70 min。自然复温组、水浴复温组、湿热空气复温组心率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恢复时间分别为100、60、70 min。水浴复温组的血糖、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水平的差值皆显著高于自然复温组和湿热空气复温组,而湿热空气复温组的上述指标皆显著低于自然复温组。结论 湿热空气复温在前期可有效降低体温后降的幅度,但复温的速度较水浴复温慢;而水浴复温引起的体温后降幅度较大,但复温的速度较湿热空气复温快。在实践中可综合使用2种方法,以降低体温后降风险,提高复温效率。
  • 军事航空医学
    徐艳, 王海霞, 张向阳, 卫晓阳, 杨景慧, 杨明浩, 李宝辉, 王红, 蒋科, 金朝, 张立辉, 耿喜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分析适用于飞行教官的FT动作的抗荷效果。方法 FT动作以腹部、腿部肌肉持续用力为主,呼吸不用力。7名受试者在力量训练前和力量训练后分别进行了4组离心机试验:FT组采用FT动作,载荷峰值时发出指令;HP组采用HP动作;FT+KH-X组采用FT动作与KH-X抗荷服,在载荷峰值时发出指令;HP+KH-X组采用HP动作与KH-X抗荷服。记录分析G耐量(G值×时间之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力量训练前的G耐量,HP组显著高于FT组、HP+KH-X组显著高于FT+KH-X组(P<0.05);力量训练后的G耐量,HP+KH-X组显著高于FT+KH-X组(P<0.05);训练后FT组、HP组、FT+KH-X组、和HP+KH-X组的G耐量分别增加了60.8%、34.6%、50.5%、51.7%。力量训练前HP组的平均心率与最大心率均显著高于FT组(P<0.05),HP+KH-X组的最大心率显著高于FT+KH-X组(P<0.05);力量训练后,FT组与HP组、FT+KH-X组与HP+KH-X组之间的平均心率与最大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量训练后,只有HP组的平均心率与最大心率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P<0.05)。结论 适用于飞行教官的FT动作具有良好的抗荷效果,对飞行教官安全有效的指导带教,提高自身抗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军事航空医学
    毛志远, 王宇, 刘菊琴, 姚毅冰, 于海燕, 夏秀玲, 晋颖, 孙璐璐, 樊再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飞行人员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对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20年12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诊治的12例飞行人员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并对全部特征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入组的12例病例中,发病年龄37~67岁,中位年龄48.5岁,中位飞行时间3 050 h。12例肺癌患者截止2020年12月复发转移6例(50.0%),死亡4例(33.3%)。经单因素分析,临床症状、肿瘤标记物异常和淋巴结转移与飞行人员肺癌病情进展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症状是影响飞行人员肺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肿瘤时的临床症状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肺癌复发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肿瘤标记物异常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肺癌复发转移有关,飞行时间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症状是影响飞行人员肺癌复发转移的风险因素。对存在高风险和与肺癌相关的临床特征的飞行人员进行积极检查和治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进而可有效延长飞行人员的飞行寿命。
  • 军事航空医学
    张松, 张国龙, 胡新宇, 张昆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及对其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治疗的74例飞行人员LDH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内热针治疗,研究组予以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P、5-HT水平、腰部活动度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血清SP、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腰部前屈、后伸、侧屈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LDH患者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血清SP、5-HT表达,增强患者关节功能。
  • 军事航空医学
    张妲, 王星, 付兆君, 刘红巾, 刘晶, 郑军, 王军, 崔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的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 了解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代谢异常的现状。方法 回顾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的相关病例情况。以血清尿酸水平分为420~<480 μmol/L组、480~<540 μmol/L组、540~<600 μmol/L组和≥600 μmol/L组。分别采集其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血尿酸水平的中位数是493.0(461.3,526.0)μmol/L。不同高尿酸水平组痛风的患病率有差别,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痛风发病率升高(χ2=42.562,P<0.01)。但不同尿酸水平对泌尿系结石和肾功能未见明显影响。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合并代谢异常的比例高于普通人群,不同程度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异常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不同程度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并发症及合并症形势不容乐观,需加强对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代谢异常的综合干预和管理。
  • 军事航空医学
    王军民, 周泽权, 杨敏, 郭骁勇, 周晓明, 黄峰, 林琳, 李晓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空勤人员血脂异常的特点,为各级卫生机构制定针对性的血脂异常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同年龄段7 195名地方普通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4 377名空勤人员的血脂异常的情况。结果 空勤组的平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空勤组TC升高、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和Non-HDL-C升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回归分析显示,LDL-C升高与高血压前期、HDL-C降低与空腹血糖受损无显著相关性;其余血脂异常各组分与体质量指数升高、高血压前期、高尿酸血症、空腹血糖受损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显著相关(P<0.015)。结论 相对于地方普通人群,空勤人员血脂异常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Non-HDL-C升高。各级卫生机构需提高空勤人员血脂异常防控意识,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 军事航空医学
    王星, 王军, 郑军, 刘红巾, 付兆君, 崔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近5年军事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的构成和特点,总结降低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率的相关工作经验。方法 收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20年3月医学停飞的204例飞行人员资料,按疾病种类、年龄分布、涉及专业科室、飞行机种及飞行职务分类统计,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飞行人员医学停飞前20位的病症为头痛、高血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抑郁障碍等。前10位专业科室是神经内科、骨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精神科等。患病年龄多集中在31~40岁(64.70%)。不同飞行职务中,飞行员占比最高(72.06%)。不同飞行机种中,运输机飞行人员占比最高(29.90%)。结论 31~40岁飞行人员的健康维护是航卫保障工作的重点;骨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和精神心理科疾病依然是医学停飞的最常见疾病;应从航空医学角度减少疾病的诱发因素,提高疾病的早期筛查率和诊疗水平,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医学停飞率。
  • 军事航空医学
    孙芳芳, 王芬, 石宵涵, 张澄宇, 王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通信某旅新兵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索其对军事训练疲劳和训练伤的影响,为官兵疲劳状态的改善及训练伤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和多维疲劳量表(MFI-20)对通信某旅2020年9月入伍的126名参训新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新兵心理弹性评分总分平均分为(75.79±14.09)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超重、吸烟、身体疲劳、情绪低落、恐惧训练是新兵心理弹性的不利影响因素。集训新兵心理弹性水平与疲劳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以负向预测新兵疲劳水平。高心理弹性组训练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低心理弹性组(P<0.05)。结论 心理弹性对新兵的训练疲劳具有较强的负向预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在新兵入伍时,应注重心理筛选;在训练过程中,开展心理弹性的评估与训练,有效提高新兵入伍集训期间应对不良应激、战胜逆境的能力,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 军事航空医学
    董静, 徐少强, 胡海翔, 刘海娟, 魏利召, 马斌, 刘文君, 高冠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高原环境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及与弱精子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男性高原组部队官兵(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23 m)200例及男性平原组部队官兵(平原海拔平均80 m)200例进行男性精液质量研究。进一步对环境(高原组、平原组)、年龄、留驻时间等因素与弱精子症发病进行相关性研究,探索高原环境对该疾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高原组精液体积、精子总数、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PR、精子总活力显著低于平原组(P<0.001)。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组精子平均曲线速率(velocity of cuvi linear,VCL)、直线速率(velocity of straight line,VSL)、平均轨道速度(velocity of average path,VAP)、平均角位移(mean angular displacement,MAD)、运动的直线性(linearity,LIN)、运动的前向性(straightness,STR)、运动的摆动性(wobble,WOB)、头侧摆振幅(amplitude of lateral head displacement,ALH)、平均鞭打频率(beat cross frequency,BCF)在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环境与弱精子症相关(r=–0.725,P<0.001)。结论 高原环境对男性精液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男性官兵弱精子症发病与环境显著相关,高原环境是男性官兵弱精子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 论著·普通医学
  • 论著·普通医学
    赵琳, 巩楠, 常会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葛根素(0、25、50、100 μM)处理CNE-1细胞48 h,采用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同时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结果 不同浓度葛根素均可抑制CNE-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增加细胞ROS及MDA含量,抑制T-SOD活性,且葛根素对CNE-1细胞的以上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葛根素可抑制CNE-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氧化应激有关。
  • 论著·普通医学
    廖艳洁, 尤丽, 胡振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动脉血乳酸、氧合指数、D-二聚体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2016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219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是否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先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独立危险因素对并发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 219例患者中共有107例患者并发ARDS,发生率为48.86%。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休克、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动脉血乳酸((lactic acid,Lac)、白蛋白、D-二聚体和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PSI评分、Lac、D-二聚体、OI是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检验发现,预测并发ARDS时,PSI评分有较高准确性,Lac有一定准确性,D-二聚体和OI有较低准确性(P<0.05)。结论 Lac、OI和D-二聚体均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用于辅助评估预后。
  • 论著·普通医学
    郑超, 刘俊朋, 马炜, 杜俊杰, 吴迪, 陈宇飞, 薛静, 伍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脊柱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脊柱显微内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比较,对手术路径进行改良,评价UBE在脊柱内镜手术中的优势及“三角技术”在UBE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38例(40个节段)。分为2组,UBE组手术18例,MED组手术20例。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年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随访时间。效果评价包括下肢疼痛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角度(angle of lasegue sign,ALS)。并发症包括硬膜撕裂、神经根损伤、关节突切除、术后复发、软组织水肿等。结果 UBE组手术时间大于M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疼痛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角度终末随访、出院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时下腰痛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UBE与MED技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术后效果一致,但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MED。UBE具有放大倍数高、优质的照明、扩大的视野、三维立体物像、良好的器械操控性等特点。“三角技术”在UBE手术中能够发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
  • 论著·普通医学
    高茸, 马亚中, 赵海霞, 王肇源, 张伟红, 袁海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对认知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筛选1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分别在服药前(0 h)和服药后1、2、4、8、12 h和 24 h进行生命体征检查、静态平衡能力测试、认知能力测评(包括视警觉性测试、连续加法测试、数字译码、目标追踪、空间注意广度),有效评估阿托伐他汀钙对人体认知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 研究表明健康受试者在单次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后认知能力和平衡能力均未受到显著影响,部分受试者在给药后出现轻微的血压降低,但并未表现出临床症状。此外,有2例受试者出现生化指标异常。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对健康人的认知能力和平衡能力影响较小,但仍需关注其对血压以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 论著·普通医学
    李爱梅, 申爱华, 李任重, 任广民, 李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探讨不同人格气质类型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及探讨不同人格气质类型与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的变化是否有关联。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EPQ)问卷对10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人格分析,确定术后谵妄发生的时间及谵妄的类型。发生术后谵妄的患者,待症状消除后的24 h内,使用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再次测量患者的智力及认知水平,并对手术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测患者术前及术毕0、24、48、72 h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IL-6、TNF-α、IL-1β水平,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内外向患者术毕各时间点和术前IL-6、TNF-α、IL-1β的浓度。结果 内向型患者54例,发生谵妄者8例;外向型患者54例,发生谵妄者2例,2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向型组术后外周血中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均比外向型组高(P<0.05),患者发生谵妄前后智力及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人格气质类型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存在影响,内向型患者尤其是内向不稳定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谵妄。炎性因子可能是参与术后谵妄发生的因素之一。
  • 论著·普通医学
    李红霞, 周雅馨, 杜望磊, 王鹏宇, 蔡鑫, 符向辉, 张葵, 朱平, 吴振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唇腺病理在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和非SS患者的病理特点,为S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病理资料。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1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免疫科门诊行唇腺活检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特点与诊断及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117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ögren's syndrome,sSS)17例,非SS 85例。pSS患者中,唇腺病理灶性指数(focus score,FS)≥1占46.2%,0<FS<1占26.5%,正常和慢性涎腺炎的分别为15.4%和12%;17例sSS患者唇腺病理均有异常,FS≥1的占38.5%;而非SS患者中0<FS<1占24.7%,正常和慢性涎腺炎的分别为30.6%和44.7%。pSS和非SS患者病理0<FS<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S慢性涎腺炎和正常者均低于非SS。Schirmer试验和未刺激唾液流率pSS组阳性率与sS组S和非S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SS患者85例,27例为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和58例为非CTD,慢性涎腺炎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正常的非CTD组多于CTD组,而0<FS<1的较CTD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D组中抗干燥综合征A(anti-sjögren's syndrome A,SSA)、抗干燥综合征B(anti-Sjögren's syndrome B,SSB)阴性而抗Ro-52阳性17例患者中16例(94.1%)唇腺病理为0<FS<1或慢性涎腺炎。结论 pSS唇腺病理中0<FS<1、慢性涎腺炎和正常病理常见,这些病理在非SS患者也很常见;Schirmer试验和未刺激唾液流率对pSS诊断的特异性差,pSS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病理特点综合判断。抗Ro-52单独阳性可能与涎腺炎相关。
  • 论著·普通医学
    祃丽娟, 袁小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各型药疹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治疗方法,为减少药物过敏、提高治愈率提供参考。方法 对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131例药疹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明确一种药物过敏者54例(41.2%),其中抗生素类25例(46.3%),中药类15例(27.8.1%),解热镇痛药3例(5.6%),抗癫痫药物2例(3.7%)。轻中度药疹106例(80.9%),主要表现为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73例(55.7%),多形红斑型药疹18例(13.7%),荨麻疹型药疹11例(8.4%),紫癜型药疹4例(3.1%)。重症药疹25例(19.1%),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3例(17.6%),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2例(1.5%)。结论 药疹以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最多见,抗生素与中药为两大类主要致敏药物。临床中应加强抗生素和中药的使用管理,按适应证合理用药,避免出现滥用药物。
  • 论著·普通医学
    杨莉, 沈波, 程艳爽, 秦欢, 潘立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标准化管理在27例肝癌术后患者回输扩增活化淋巴细胞(expanded activated lymphocytes,EA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7例肝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成立标准化管理小组,对其进行EAL回输前、回输中、回输后3个阶段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结果 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AL回输治疗。2例患者在输注药物后30 min出现低度发热,1例在用药后30 min出现乏力,所有患者经休息和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在肝癌术后患者行EAL回输治疗中实施标准化管理,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具有积极的意义。
  • 综述
  • 综述
    陈珊, 于晓寒, 周晴霖, 于飞, 杜建, 刘琳, 郑颖鹃, 田大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眼底病变严重影响视功能,而视网膜成像可为眼底病变的治疗提供一种诊断、监测和评估方法。传统的眼底成像技术视野范围只有30°~50°,超广角激光检眼镜可提供高达200°的视网膜眼底成像,因其独有的双通道成像功能,只需一次拍摄,即可获得反映视网膜情况的绿激光(532 nm)图像和反映深层视网膜和脉络膜信息的红激光(633 nm)图像。虽然超广角眼底成像、自动荧光成像和荧光血管造影已用于周边视网膜疾病的成像,但缺乏规范性数据和自身局限性,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仍然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研究。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陆洲, 方科, 江鹰, 任杰, 陈活良, 王春, 陆红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智能化战创伤模拟人在直升机搜救人员现场急救培训中的效果,为建立规范化模拟训练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参加培训的直升机空运后送卫生人员28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基层男医师7名,基层男护士5名,基层女护士2名,分别使用创伤模拟人和常规急救训练的方法进行培训,最后通过综合考核评估训练效果。结果 试验组平均单人成绩601.14分,高于对照组528.57分,2组在团队协作、检伤技术、止血技术、通气技术、包扎技术评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搬运技术、固定技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止血技术差异最大(P<0.01)。结论 智能化创伤模拟人在直升机搜救卫生人员培训中效果显著,特别是训练系统中能够切实提高代表直升机搜救人员应具备的团队协作意识更具优势。
  • 经验交流
    吴燕, 杨庆琪, 杨健康, 田蓉, 雷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研空军某基地部队官兵皮肤病的患病情况并进行患病原因的分析。方法 采用统一的皮肤病调查表对236名官兵进行皮肤病普查登记。结果 部队官兵皮肤病患病率为53.81%,其中以感染性皮肤病(21.61%)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8.90%)多见;感染性皮肤病中又以浅表真菌感染为主,患病率为 15.25%。结论 该调查表简单可行,可用于基层部队疾病调研分析。
  • 经验交流
    施斌斌, 范萍, 夏泉, 杨翔, 崔益伟, 饶凡, 缪冬梅, 周春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军队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临床诊治、随访观察及航空医学鉴定体会。方法 对4例高血压病直升机和预警机飞行人员,按2010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确定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治疗,血压达标后进行临床生理学检查及飞行能力评估,并进行带药飞行的临床探索和跟踪观察。结果 4例飞行人员的心血管风险分层分别为高血压病2级(高危)2例和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例。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选用降压药物治疗。地面观察3~6个月,血压控制达标,临床生理学检查正常,飞行能力评估良好,下飞行合格结论,并严密跟踪观察达飞行最高年限。随访时间为400~3000 h。均飞行耐力良好。结论 对直升机和预警机高血压病飞行人员运用降压药参加飞行具有可行性。
  • 经验交流
    刘冰, 吴莹莹, 朱晓茹, 李颖, 高原, 邓天政, 陈鹏, 逄键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重型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应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早期充分切开引流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12例重型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临床治愈11例,另有1例死亡。结论 以早期充分切开引流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重型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
  • 经验交流
    李松林, 张金康, 沈炜, 蔡成雄, 王广云, 陈宇飞, 杜俊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通过总结我军固定翼飞机执行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我军空运医疗后送组织体系的建设进行探讨。通过结合我军固定翼飞机空运医疗后送实践及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多次参加大型联合作战演习的经验做法,完善空运后送前及后送过程中组织与实施的具体流程,认为研发现代化的卫生飞机及机载医疗设备、培养专业化的空中救援力量和建立完善的空运医疗后送指挥体系是构建我军空运医疗后送组织体系的重要因素。
  • 经验交流
    苏楠, 王向荣, 沈炜, 张金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利用固定翼飞机多次空运医疗后送重度伤员的经验,为今后伤员的空运医疗后送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医疗卫生飞机(固定翼飞机)装备我军以来,执行5次空运医疗后送任务,共9名重度伤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经验总结。结果 9名重度伤员,包括3名重度颅脑损伤、2名骨折、4名重度烧伤伤员,经过转运前精细的评估,充分的准备,周密的组织协调及流程推演,机上严密监护及紧急处理,全部伤员均安全后送至目标医院。结论 空运医疗后送是目前平战时伤员医疗后送的主要方式,可以极大的降低重度伤员的病死率和伤残率。
  • 经验交流
    张敏, 徐伟, 何佳, 孙永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崔彩娟, 周金阳, 段敏, 霍小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杨晶, 刘珺, 马红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