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空军航空医学
  • 空军航空医学
    葛华, 赵安东, 吴峰, 杨昌林, 詹皓, 白霜, 张清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昼夜不同时间点模拟远程飞行劳动负荷变化特点及膳食补充剂的效果,为制定相关航空卫生保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8人,平均年龄(20.5±1.2)岁。采用自身重复测量设计,按实验时间和条件分为白天组、夜间组和补充剂组,膳食补充剂为含咖啡因、人参皂苷、牛磺酸的复方片剂。在实验室模拟远程飞行操作系统上完成模拟远程飞行任务,检测指标有模拟飞行成绩、附加任务成绩[包括任务量、正确率和反应时(reaction time,RT)]、斯坦福嗜睡度量表(SSS)、疲劳自评量表(RPE)和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ritical flicker fusion frequency,CFF)。结果 昼夜不同时间模拟远程飞行操作成绩变化不明显,服用膳食补充剂后,在2、4 h时可明显提高夜间的飞行成绩(P<0.05)。夜间组附加任务的任务量在3、4 h时开始低于白天组(P<0.05,P<0.01),补充剂组在3 h时附加任务的任务量也明显降低(P<0.05)。与白天组比较,在4 h时夜间组附加任务正确率降低、附加任务RT延长,且附加任务正确率低于同组1 h时(P<0.01);与夜间组同时间比,补充剂组在3、4 h时附加任务正确率明显增加(P<0.05,P<0.01)。夜间组和补充剂组RPE、SSS值从2 h时增加(P<0.01),夜间组4 h时高于白天组(P<0.01),白天组RPE从2 h时增加(P<0.01)、SSS值从3 h时增加(P<0.05)。夜间组CFF从2 h时降低(P<0.05,P<0.01),在3 h时仍低于白天组(P<0.05)。结论 夜间模拟远程飞行会造成劳动负荷增加、受试者的操作储备能力降低,服用膳食补充剂对这种变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空军航空医学
    马阳光, 张大伟, 上官磊, 丁坦, 胡学昱, 王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大纲施训后,空军不同机种飞行员颈腰痛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训练和生活的影响,为加强空军飞行员颈腰痛的预防和干预水平,减少颈腰痛的发病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利用课题组编制的《飞行员脊柱健康问卷调查表》,对各机种(歼击机、运输机、直升机)飞行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56份。调查问卷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生活方式、飞行训练及颈腰痛情况等问题。结果 飞行员颈痛的整体患病率为47.6%(217/456),腰痛的整体患病率为66.4% (303/456),同时患有颈腰痛的比例占34.0% (155/456)。颈痛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40岁(P<0.001)、驾驶歼击机(P=0.018)、佩戴头盔(P<0.001)、飞行座椅不合适(P<0.001),而飞行后行颈腰部肌肉锻炼是颈痛的重要预防因素(P<0.001)。结论 新大纲施训后,飞行员颈腰痛发病率有所增高,飞行相关的危险因素增多,且对飞行员的训练和生活影响较大。提示我们要针对性的加强飞行员颈腰痛的预防和干预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和提升飞行部队战斗力。
  • 空军航空医学
    叶巧, 林鹏江, 郑超, 郭丙乾, 房龙梅, 梅竹松, 罗渊, 王广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神经肌肉训练对空降兵新兵体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空降兵新兵不同营部的2个连队共206人(年龄18~23岁),按建制分为2组。试验组101人,体能训练时执行神经肌肉训练方案,训练时间为8周;对照组105人,进行部队常规体能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试2组体能成绩。结果 对照组在训练前后,3 000 m和引体向上成绩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训练后上述项目成绩提高(t= 4.774、6.202,P<0.01)。对照组和试验组在训练后,俯卧撑个数明显高于训练前(t=5.032、6.197,P<0.01),仰卧起坐个数明显高于训练前(t=3.376、10.163,P<0.01);其中试验组仰卧起坐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5.025,P<0.01)。结论 神经肌肉训练对空降兵新兵体能有改善作用。
  • 空军航空医学
    王东, 李凤芝, 毕永民, 孟利民, 司冰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飞行人员肺结节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10年1月—2019年3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飞行人员肺部结节患者39例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随访时间,分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病史、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及航空医学鉴定等资料;随访期间测量结节最大直径、垂直径,计算长短径比值、最大直径、最大横截面积的变化幅度以及月均变化幅度;观察并记录结节的分布、形态、密度、边缘、边界、与胸膜和血管的关系及结节周围合并影像特征;比较良、恶性与待定结节的影像学差异。结果 ①39例飞行人员共检出59个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36个,恶性结节9个,性质待定14个。②不同性质肺结节大小和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04~17.094,P<0.05或0.01)。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相比,长短径比值较小(t=4.099,P<0.05),末次随访最大直径明显高于良性结节(t=1.955,P<0.05)。性质待定结节随访前后结节最大直径、长短径比值均明显小于良、恶性结节(t=2.332~3.685,P<0.05)。在与胸膜的关系上,恶性结节距离胸膜>1 cm的发生数量明显多于良性结节(χ2=9.314,P<0.01)。恶性结节随访后最大直径明显增大(t=3.477,P<0.05),性质待定结节则减小(t=3.758,P<0.05)。③最大直径<1 cm的结节共38个,其中良性结节21个、恶性结节4个及性质待定结节13个。恶性小结节在密度及均匀程度、形态、边界是否清楚、边缘是否光滑、分叶征、毛刺征、与胸膜的关系上与良性结节及性质待定结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6~18.385,P<0.05或0.01)。结论 恶性结节密度多为亚实性或磨玻璃密度结节,长短径比值接近于1,密度不均匀、空泡征、边缘不光滑等特征比良性结节更加明显,常见浅分叶、短毛刺;肺恶性小结节(<1 cm)形态多不规则,恶性结节与周边组织的边界欠清。以本研究为基础,应进一步对飞行人员肺结节影像学特点进行观察及总结,制定完善的诊疗策略及随访观察方案,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地面观察及停飞。
  • 空军航空医学
    蒋瑞静, 张金龙, 马晓璇, 樊红霞, 方红, 刘婷, 马芳芳, 江岳娈, 李相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歼击机飞行员改装体检全脊柱磁共振扫描成像结果,为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改装体检中的134名歼击机飞行员的全脊柱核磁资料,按飞行时间和飞行员年龄进行分组统计并分析比较。结果 不同飞行时间组飞行员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不同,飞行时间≤999 h组飞行员的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发生率不同,且随飞行时间延长发生率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颈椎曲度异常及颈、胸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胸、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值也增加,但腰椎曲度异常及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飞行时间对歼击机飞行员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随飞行时间增加其发生率递增。而年龄对飞行员脊柱曲度异常及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发生率未见明显影响。
  • 空军航空医学
    张君毅, 陈静, 王伟, 曾淑红, 王星, 艾雪瑞, 梁小翔, 刘晓英, 李曼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interval training,HIIT)联合热习服训练对提高军校学员热习服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军校40名健康男性学员,分为热习服组(对照组)20人,HIIT联合热习服组(试验组)20人,在室外温度32 ℃~38 ℃的环境下进行12 d训练。收集训练前后耳温、心率、出汗量、生理紧张指数(physiological stress index,PSI)的变化以及主观感受和主观用力程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结果 ①试验组训练后即刻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变化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2组在第1天、第6天、第12天训练后即刻心率和休息15 min的心率均呈降低趋势,且试验组在第1天、第6天、第12天训练后即刻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第12天训练后即刻心率显著低于第1天训练后即刻心率(P<0.05);试验组第12天训练后即刻心率、休息15 min心率显著低于第1天(P<0.05)。③2组在第1天、第6天、第12天训练后即刻耳温均降低,但试验组第12天训练后即刻耳温显著低于第1天(P<0.05)。④2组在第1天、第6天、第12天出汗量均呈增加趋势,2组在第6天、第12天出汗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试验组在训练第6天、第12天出汗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训练第12天的PSI显著优于训练第1天(P<0.05);试验组在训练第6天、第12天的PSI显著优于训练第1天(P<0.05);试验组在训练第12天的PS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⑤训练结束后第3天组织5 km越野考核,2组成绩均合格,试验组5 km测试优秀率显著于对照组(P<0.05),主观感受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IT联合热习服训练可以提高军校学员的耐热能力,能有效预防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
  • 论著·普通医学
  • 论著·普通医学
    吴燕, 周健涛, 史纯纯, 张晓莉, 刘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磁共振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行肝脏DWI及体表内不相干运动(IVIM)检查并经病理学证实的不同分期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同期招募的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计算单指数模型的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双指数模型真扩散系数(D)值、假性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等。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各参数的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各参数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参数对肝纤维化≥S2期、≥S3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ADC值、D值、D*值、f值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组不同分级之间的ADC值、D*值、f值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诊断肝纤维化≥S2、S3级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746、0.796,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8.42%、77.78%,80.77%、73.33%。结论 DWI单指数、双指数模型技术参数均可用来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其中双指数模型的参数D*值的诊断效能最高,对临床治疗及预后随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论著·普通医学
    吴芳芳, 郁震戎, 陈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电刺激通过升高细胞内游离钙激活成纤维细胞的盆腔电刺激机制。方法 SPF 级8周龄的Wistar 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0),电刺激组(n=50)和模型对照组(n=50)。免疫印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内相关凋亡因子;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活性,激光共聚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的浓度变化;ELISA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和检测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量升高(P<0.05)。电刺激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促细胞凋亡的蛋白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钙离子浓度下降,电刺激组钙离子浓度高于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成纤维细胞活性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刺激组的成纤维细胞活性则升高。CaMK Ⅱ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电刺激组CaMK Ⅱ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高于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鼠体内的血管紧张素Ⅱ下降,电刺激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体内的血管紧张素Ⅱ升高。结论 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内促凋亡因子的减少同时促进CaMK Ⅱ和血管紧张素Ⅱ的表达来激活成纤维细胞活性。
  • 论著·普通医学
    王岩, 黄伟, 丁成赟, 邱峰, 李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在急性脑梗死疾病中,阿加曲班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2020年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神经内科120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 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mRS) 评分,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和血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标准治疗后, 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预后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HCT和FI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脑梗死症状进一步加重的风险,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生物安全性高,患者耐受良好。
  • 论著·普通医学
    李荣宗, 聂容荣, 卢春玲, 齐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大面积脑梗死后的老年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对梗死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35例,测量梗死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MCA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认知功能,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MCA、ICA、ACA的Vm均降低(P<0.05);PI降低(P=0.000);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降低(P=0.000)。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MCA、ICA、ACA的Vm和MCA的PI与MMSE评分均显著正相关(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脑白质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直径、容积、MCA、ICA、ACA的Vm、PI和脑白质病变是大面积脑梗死后的老年患者MMSE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后的老年患者MCA、ICA、ACA的Vm降低、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改善血流状态,可能有助于防止大面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
  • 论著·普通医学
    谷利群, 李愿, 韩玉明, 高赛, 尹军, 陶卫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合并脓毒症时对循环的影响。方法 ARDS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n=72)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立即观察PEEP对血压影响,PEEP分别调整在0、5、10 cmH2O,稳定10 s后观察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以及调整不同PEEP后的变化,同时记录经皮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患者MAP 维持在65~70 mmHg时去甲肾上腺素剂量,按照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分组,去甲肾上腺素≤0.5μg/(kg·min)分为1组,去甲肾上腺素>0.5 μg/(kg·min)分为2组,比较2组PEEP对血压影响的差异。其中氧合指数<100设定为重度ARDS(n=26),重度ARDS患者增加PEEP可使MAP下降≥3 mmHg设定为变化明显患者,将MAP变化明显患者设为A组(n=14),PEEP对血压影响不明显的为B组(n=12),A组机械通气第1个24 h PEEP维持在0~3 cmH2O,B组第1个24 hPEEP维持在8~10 cmH2O,比较2组机械通气24 h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氧合指数、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总入液量以及7 d病死率。结果 ARDS合并脓毒症机械通气即刻增加PEEP后,MAP均有下降,1组与2组在机械通气前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后设定PEEP在5 cmH2O及10 cmH2O时1组与2组MAP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时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1个24 h后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剂量、CVP、BNP、液体输入量均小于B组(P<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S合并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时PEEP对血压有影响,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大者PEEP对血压影响更明显,增加PEEP降低血压同时降低血氧饱和度。ARDS机械通气时既要关注肺通气又要关注肺血循环。
  • 论著·普通医学
    陈圣, 孙强, 苏文玉, 权莉, 肖锦华, 何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是否能够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分别在术后1、3 h行2次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其余治疗2组患者均相同。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排气时间,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2组排气时间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平均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12.34、17.7 h,试验组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8)。结论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可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
  • 论著·普通医学
    安智, 贺巧艳, 郑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PLA2R-Ab)与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MN患者和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PLA2R-Ab、肾功能指标检测,Spearman相关性分析PLA2R-Ab阳性率与MN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PLA2R-Ab水平、24 h尿白蛋量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N患者经治疗后显效率越高,血清PLA2R-Ab水平越低,血清PLA2R-Ab水平降低意味着病情缓解,血清PLA2R-Ab水平增高预示疾病复发,故加强血清PLA2R-Ab检测,在MN患者疾病诊断、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 论著·普通医学
    郎睿, 王新慧, 张涛, 闫蕾, 梁莹, 李爱峰, 余仁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健脾祛湿和络方为主的中医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18年12月在西苑医院就诊的IMN患者147例,140例完成随访。中医治疗组(75例):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为主,对照组(65例):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以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血脂、中医证候积分、终点事件、并发症等为观察指标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中医治疗组血浆白蛋白升高、尿蛋白定量下降、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对照组尿蛋白定量下降(P<0.05),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及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中医治疗组血浆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上,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对照组较中医治疗组更高(P<0.05)。感染发生率上,对照组较中医治疗组高。结论 应用健脾祛湿和络方为主的中医方案治疗IMN,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 论著·普通医学
    王洋, 马艳梅, 王秀明, 史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北部战区空军医院98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阿托品疗法治疗)与对照组(使用眼罩遮盖法治疗)。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立体视重建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1.22%、79.59%,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研究组立体视重建有效率为79.59%、95.9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头晕、恶心、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使用眼罩遮盖法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采取阿托品疗法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提升立体视重建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论著·普通医学
    张玉杰, 张江畔, 张雪飞, 张楠, 阎香娟, 胡永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及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和研究组(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VAS评分、牙根生长发育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09%,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2.00%(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2、8、24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时,2组VEGF、bF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时,2组患者患牙管根比、患牙根管壁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患牙管根比、患牙根管壁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者可提高其疗效,促进患者牙根生长,减轻其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改善患者牙组织相关细胞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
  • 论著·普通医学
    周锡江, 崔贵新, 朱晓全, 蔡智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调查经爱康国宾西直门分院健康体检检出的病例特点,探讨爱康国宾体检分院健康体检对于癌症筛查和早期发现的效果,着重评价其中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2019年爱康国宾西直门分院共完成体检158 807人次,回顾其中23 821名阳性随访病例,在Access 2007中通过其基本信息与北京市肿瘤医院(原肿瘤研究所)管理的肿瘤登记系统进行链接,获得确诊癌症病例情况,应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癌症检出率、检出顺位、年龄分布、性别分布与上一年度比例等指标和北京市人群同瘤别发病率比较,年龄分布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分段计算检出率。结果 年龄分布显示,20~29、30~39岁年龄段体检例数较多,60~69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性别分布显示,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本院2019年癌症检出率前十位为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宫颈癌、肾癌、肝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与2018年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2017年北京市发布的2016年度男性肿瘤发病率比较,我院2019年男性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胃癌的检出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2017年北京市发布的2016年度女性肿瘤发病率比较,我院2019年女性肺癌、子宫体癌、卵巢癌的检出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议在体检项目中增加便隐血检测,提高便隐血检测和肛门指检的参与率,以提高体检人群对肠癌筛查手段的知晓率和肠癌、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健康体检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是有效的。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裴莉, 张国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特殊职业人群,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具有自身特征。“高能量、高脂肪、高嘌呤、低膳食”的饮食结构和过量饮料、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大代谢紊乱;飞行职业环境、飞行负荷及精神应激状态等均可成为诱因。探讨军事飞行员人员血尿酸水平及影响因素,掌握其身体健康状况并予以高度重视;做到早预测、早防控,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医学停飞,着实提升飞行战斗力。
  • 经验交流
    陆勤燕, 季勇, 徐玉林, 王飞宇, 梁明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探讨1例飞行员Dandy-Walker综合征的医学鉴定,提高航空医学实践中对Dandy-Walker综合征的认识,为招飞、改装体检及医学鉴定标准的更新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例战斗机飞行员变异型Dandy-Walker综合征的诊断过程;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总结Dandy-Walker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评估要点,并由此对该飞行员进行针对性系统评估;最终依据系统评估结果做出航空医学鉴定。结果 该例飞行员41岁,男,无症状,入院MRI颅脑血管筛查诊断为变异型Dandy-Walker综合征,经运动、神经、精神等系统检查,发育、认知、体能等全面评估,医学鉴定为飞行合格(限双座机)。结论 虽然Dandy-Walker综合征在军事飞行员中罕见,但其潜在症状对飞行员职业生涯影响巨大;因此,需要将相关检查方法规范化应用于飞行员招募、改装体检及医学鉴定等环节。
  • 经验交流
    刘树元, 汪茜, 陶冶, 毛汉丁, 冯智娟, 赵金宝, 辛天宇, 宁波, 宋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暑是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热损伤因素不仅可以直接损伤组织细胞,还可进一步诱发复杂的级联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及其他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引起广泛的器官损伤。由于临床上缺乏针对高热损伤的特异性干预措施,及时、有效、快速、持续的降温仍是目前减少重度中暑患者病理损伤和死亡的关键。笔者旨在对中暑的降温策略、降温技术与降温目标进行探讨。
  • 经验交流
    肖春红, 刘妮, 代春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远程信息平台进行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自2020年1月—2021年4月于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诊治的10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4例,给予通过远程信息平台进行心理干预)和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干预前后2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观察治疗后2组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行为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行为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非常满意率较高(P<0.05)。研究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远程信息平台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经验交流
    庄惠玲, 许秋月, 林丽云, 符秀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导航服务程序对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及功能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05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按照疾病诊治和护理常规实施治疗和护理方案,试验组采用导航程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生理指标、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健康促进行为水平。结果 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值、空腹血糖值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后,试验组健康促进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导航程序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功能和糖代谢水平,降低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能提升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
  • 护理园地
  • 护理园地
    孙永华, 徐伟, 齐林嵩, 何佳, 赵传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护理园地
    吴君贤, 吴桂艳, 张蕾, 王娜, 杨永红, 刘兰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护理园地
    赵蕊妮, 李风舟, 周专元, 沈皓纯, 孔垂宇娟, 陈金武, 刘伟, 邬慧姬, 张亚琼, 路璐, 吴补领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护理园地
    郭靖, 李凤芝, 赵兴丹, 刘莹, 王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护理园地
    赵城城, 孙荣丽, 翟颖超, 刘侠, 刘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