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论著·航空医学
  • 论著·航空医学
    戈含笑, 林榕, 廖扬, 杜健, 朱煜阳, 熊端琴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飞行员视觉注意特征对模拟空空作战过程中作战绩效的影响,为飞行模拟作战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5名飞行员为研究对象,使其佩戴眼动仪在计算机上完成模拟空空作战任务,眼动仪记录飞行员的眼动数据,计算机记录任务完成时间和攻击结果等作战绩效指标数据。选取与视觉注意相关的眼动指标与任务完成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构建相关回归模型,比较攻击成功和攻击失败飞行员的眼动指标差异。结果 11项眼动指标与锁定敌机用时呈正相关(r=0.399~0.657,P均<0.05);构建眼动指标与锁定敌机用时的线性回归方程,其中雷达画面区的注视次数、敌机数据区的首次完全注视进入时间、高度数据区的首次完全注视潜伏时间、任务指令区的完全注视平均时间共4个眼动指标可与锁定敌机用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R2=0.712,F=12.375,P<0.001)。4项眼动指标与攻击发射用时呈负相关(r=-0.459、 -0.486、-0.480、-0.420,P均<0.05);构建眼动指标与攻击发射用时的线性回归方程,其中雷达画面区的注视总时间、雷达画面区的注视次数、雷达画面区的扫视次数、锁定画面区的扫视次数、速度数据区的扫视进入峰值速度、敌机数据区的扫视进入峰值速度6项眼动指标可与攻击敌机用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R2=0.736,F=3.540,P=0.017)。与攻击失败飞行员相比,攻击成功飞行员的首次注视高度数据区的潜伏时间、首次完整注视高度数据区的潜伏时间、首次完整注视敌机数据区的潜伏时间、敌机数据区的首次离开扫视潜伏时间更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6~-2.059,P均<0.05)。结论 在模拟空战过程中飞行员表现出一些特有的视觉注意特征,其眼动指标可以为飞行模拟作战训练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 论著·航空医学
    冯小力, 聂雯, 李影, 韩华宇, 司蕾, 曹莉芬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军事飞行人员的睡眠质量和压力知觉以及应对方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压力知觉量表(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对2022年8—11月武警武汉特勤疗养中心疗养的102名军事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98份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 军事飞行人员PSQI 总分(7.95±3.03)分,睡眠障碍(睡眠质量指数≥8分)占39.80%(39/98);PSS总分(25.85±8.15)分,压力较大占34.69%(34/98),压力非常大占6.12%(6/98);睡眠质量指数与压力知觉、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rs=0.909、0.901,P均<0.001),而积极应对与睡眠质量指数、压力知觉和消极应对均呈负相关(r/rs=-0.865、-0.911、-0.898,P均<0.001);积极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指数的关系中起调节效应(P<0.001),而消极应对方式则没有调节效应(P=0.676)。结论 军事飞行人员睡眠质量欠佳,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积极的应对方式能缓解压力对睡眠质量的消极影响。

  • 论著·航空医学
    崔玉静, 钟海平, 徐唯哲, 朱玉娇, 郭丹名, 许海山, 张凤, 叶健频, 李清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民航空勤人员的睡眠质量、精神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关系,为精准预防空勤人员睡眠障碍、抑郁及焦虑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SF-12生存质量量表(A 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12),对某航空公司395名空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其睡眠质量,分析引起空勤人员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状况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空勤人员睡眠障碍占比为28.6%(113/395),1个月内跨4个以上时区飞行经历≥3次是出现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2.790, 95%CI:1.266~6.147,P=0.011)。395名空勤人员中,28.9%有抑郁状况(114/395),7.8%有焦虑状况(31/395);有睡眠障碍的空勤人员抑郁、焦虑状况高于睡眠正常的空勤人员(t=7.102、5.044,P均<0.001);空勤人员睡眠质量得分与抑郁、焦虑状况得分呈正相关(rs=0.304、0.216,P均<0.001);睡眠正常的空勤人员一般健康、由于身体健康问题导致的角色限制、由于情绪问题导致的角色限制、身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睡眠障碍组(t=4.111~8.323,P均<0.001)。结论 身高是空勤人员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1个月内跨4个以上时区飞行经历≥3次是空勤人员出现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存在睡眠障碍的空勤人员的生存质量较睡眠正常的空勤人员低;空勤人员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呈正相关。航空公司应重视不同身高、跨时区飞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空勤人员睡眠状态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管理。

  • 论著·航空医学
    宋双, 黄峰, 孙国栋, 吴敏, 范茂丹, 张舜, 斯银平, 任停停, 周磊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探讨海军飞行人员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的检出情况,以及脂代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2月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三区疗养的945名海军飞行人员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比较TN组和非TN组间的一般资料、血脂指标差异。分析不同年龄海军飞行人员TN患病分布情况,血脂水平与罹患TN及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分类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结节检出率31.64%,TN组年龄高于非TN组(t=3.332,P<0.05),其中不同年龄TN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6,P<0.01)。TN组与非TN组的血脂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血脂水平组中,甲状腺结节分类占比均以TI-RADS 3类为主。结论 应重视军事飞行人员TN的筛查,加强对合并血脂异常的恶性高风险结节的跟踪随访工作,早期明确结节性质,实现甲状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论著·航空医学
    江炜, 李川涛, 陈志远, 陈睿阳, 姚永杰, 杨积顺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试验研究姿态控制能力和紧张状态下累积性疲劳的关系并探究疲劳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招募上海理工大学15名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本科生,分别评估其在疲劳和清醒状态下的姿态控制能力。受试者需要完成主观疲劳、睡眠时长问卷,双足静立移动螺旋测试的动态平衡和睁眼、闭眼条件下的静态平衡测试。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主观问卷和睡眠时长统计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比赛期间疲劳程度不断加深。平衡能力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第3次的累积性疲劳测试与第4次清醒状态测试比较,螺旋轨迹准确率(Z=2.329,P=0.020)、睁眼轨迹总长度(Z=2.272,P=0.023)、闭眼轨迹总长度(Z=2.045,P=0.041)和闭眼包络面积(Z=2.329,P=0.0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姿态控制能力和疲劳存在联系。螺旋轨迹准确率、睁眼轨迹总长度、闭眼轨迹总长度和闭眼包络面积可作为疲劳状态快速评估的有效手段。

  • 论著·普通医学
  • 论著·普通医学
    曹征涛, 胡阳, 欧阳军, 余志祺, 邓浩伟, 俞梦孙, 赵永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4 000 m以上高原驻留超过1年的健康受试者,采用远红外规律照射,通过红细胞计数的变化考察规律远红外照射对高原红细胞过度增生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经过筛选的受试者随机分成远红外干预组(14名)和对照组(25名),排除确诊的慢性高原病患者,远红外干预组接受波长3.5~16.0μm、强度超过200 W的远红外线照射,频率1次/d,持续照射50 d。干预前后采集外周血,检测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密切相关的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数量,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分组对照的方法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波长3.5~16.0μm、强度超过200 W的远红外照射对受试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干预组可见远红外干预后较干预前收缩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上升、舒张压和心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4、-2.919,t=3.200、3.983;P<0.001、=0.004、0.007、0.002)。对照组干预后红细胞计数高于干预前(P=0.001)。组间比较结果显示,2组在干预前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74.000、49.000、79.500,P=0.002、<0.001、=0.004),2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组别=10.010、13.370、9.381,P=0.002、<0.001、0.002)。结论 采用远红外全身照射或者局部照射,其高原环境暴露导致的红细胞增加情况得到有效遏制,提示远红外的规律照射能够有效缓解慢性高原相关疾病引起的红细胞过度增长现象,且缓解程度与坚持远红外照射的时长和规律程度有关。

  • 论著·普通医学
    胡佳佳, 王翠翠, 佟加宝, 巩丰媛, 金占国, 贾宏博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分析经温度试验证实为双侧前庭功能减弱(bilateral vestibular weakness,BVW)患者的视频头脉冲测试(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数据,探讨vHIT在BVW诊断中的替代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眩晕诊疗中心106例眩晕患者的前庭检查资料,按温度试验结果将上述患者分为BVW组和前庭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的vHIT表现。结果 vHIT水平半规管单侧异常或双侧异常均视为阳性结果时,vHIT与温度试验在检测BVW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vHIT双侧水平半规管异常视为阳性结果、水平半规管正常视为阴性结果时,vHIT与温度试验在检测BVW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扫视频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灵敏度为60.3%,特异度为87.3%;半规管增益损失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为87.2%,特异度为76.1%;增益不对称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灵敏度为87.2%,特异度为43.3%。结论 应当优先采用vHIT作为初步筛查患者是否患有BVW的工具,若vHIT检测结果未显示异常,则应进一步进行温度试验以确认诊断,从而确保不会遗漏潜在的BVW病例。

  • 论著·普通医学
    房洁, 晋群, 韩淑芳, 谈红, 李彬, 刘放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糖状态下miRNA hsa-let-7b-5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凋亡和凋亡相关因子(factor-related apoptosis, 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HUVECs细胞,分为对照组(培养基葡萄糖终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培养基葡萄糖终浓度为33.0 mmol/L)、高糖+miRNA hsa-let-7b-5p mimic组(应用模拟物miRNA hsa-let-7b-5p mimic转染HUVECs,培养基葡萄糖终浓度为33.0 mmol/L);高糖+miRNA hsa-let-7b-5p inhibitor组(应用抑制物miRNA hsa-let-7b-5p inhibitor转染HUVECs,培养基葡萄糖终浓度为33.0 mmol/L)。分别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Fas蛋白表达,RT-PCR检测各组细胞内miRNA hsa-let-7b-5p和Fas的mRNA表达,TUNE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 高糖+miRNA hsa-let-7b-5p mimic组较高糖组HUVECs细胞活力增加(P<0.001)、凋亡减少(P<0.001)、Fas mRNA(P<0.001)和Fas蛋白(P<0.001)表达减少、hsa-let-7b-5p mRNA表达上调(P<0.001);高糖+miRNA hsa-let-7b-5p inhibitor组较高糖组HUVECs细胞活力减少(P<0.001)、凋亡增加(P<0.001)、Fas mRNA(P<0.001)和Fas蛋白(P<0.001)表达增加、hsa-let-7b-5p mRNA表达下调(P=0.001)。结论 miRNA hsa-let-7b-5p可抑制高糖状态下HUVECs凋亡,对高糖状态下的血管内皮起保护作用。

  • 论著·普通医学
    李少军, 郭楠楠, 冯磊, 张承, 曲利, 唐健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亚家族受体4(CXC subfamily receptor 4,CXCR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其对ESCC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CGA+GTEx数据集中有关CXCR4在ESCC(82例)及正常组织(1 456例)的表达。收集9例新鲜ESC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110例石蜡包埋的ESCC标本和35个配对的癌旁组织,通过用qRT-PCR分析9个ESCC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CXCR4 mRNA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XCR4在110例ESCC和35例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为CXCR4低表达组(46例)和CXCR4高表达组(64例),比较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在2组间的差异及临床意义。采用CCK-8试剂、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对敲减CXCR4表达后的细胞,进行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检测。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法、免疫荧光法、Transwell实验检验敲减CXCR4表达后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结果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果显示,TCGA+GTEx数据集中ESCC组织CXCR4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t=9.524,P<0.001);qRT-PCR分析结果显示,ESCC组织中的CXCR4 mRNA水平高于癌旁组织(t=9.967,P<0.001)。WB检测结果显示,ESCC组织中的CXCR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t=5.742,P=0.007)。CXCR4低表达组(46例)和CXCR4高表达组在TNM分期、N分期和生存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25、13.628、5.673,P<0.001、<0.001、=0.021)。CCK-8实验结果显示,si-CXCR4转染组细胞的OD值在48 h和 72 h时均低于si-NC转染组(P=0.019、0.013)。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CXCR4转染组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低于si-NC转染组(t=5.790、4.075,P=0.005、0.008)。此外,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敲减CXCR4后,E-钙粘蛋白表达的荧光强度增加,波形蛋白的荧光强度降低,并阻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诱导的EMT过程。敲减CXCR4后,迁移结果显示si-CXCR4转染联合SDF-1处理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低于si-NC转染联合SDF-1处理组(F组别=14.290、6.944,P=0.008、0.044)。结论 敲减CXCR4能抑制ESCC细胞的迁移、侵袭及EMT进程。CXCR4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ESCC的预后因素和潜在治疗靶点。

  • 论著·普通医学
    史尔兰, 曹永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中轴骨骨密度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8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肌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肌少症组(n=63)和无肌少症组(n=118)。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中轴骨骨密度、血脂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轴骨骨密度、血脂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1骨密度、L2骨密度、L3骨密度、L4骨密度、左股骨颈骨密度、右股骨颈骨密度、TG及H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呈负相关(r=-0.368~-0.227,P均<0.05),TC、L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呈正相关(r=0.250、0.226,P=0.001、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40.906,95%CI=6.246~267.914)、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OR=2.583,95%CI=1.619~4.121)、TC(OR=3.555,95%CI=1.852~6.823)、LDL-C(OR=3.371,95%CI=1.561~7.276)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危险因素,L1骨密度(OR=0.005,95%CI=0.000~0.938)、左股骨颈骨密度(OR=0.001,95%CI=0.000~0.167)、右股骨颈骨密度(OR=0.016,95%CI=0.000~0.998)、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OR=0.749,95%CI=0.622~0.901)、TG(OR=0.003,95%CI=0.000~0.129)、HDL-C(OR=0.015,95%CI=0.001~0.314)、骨骼肌指数(OR=0.199,95%CI=0.081~0.489)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中轴骨骨密度和血脂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相关,提示应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轴骨骨密度和血脂,以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

  • 综述
  • 综述
    欧阳汤鹏, 徐先荣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登陆不良综合征(mal de débarquement syndrome,MdDS)是1种长时间在被动运动(如乘坐轮船、飞机和汽车等)状态下诱发的,以持续性振荡感为特征的前庭疾病。《MdDS诊断标准:巴拉尼学会分类委员会共识》对MdDS的认识历程、诊断标准、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阐述。笔者结合多年航空医学鉴定实践,对共识中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旨在提升航空医学工作者对MdDS的认识。

  • 综述
    陈东濠, 李永刚, 刘涛, 陈中廷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黑洞错觉是一种常见的空间定向障碍。对于黑洞错觉的形成机制,相关研究尚不能给出明确解释。笔者基于生态心理学的视觉不变量假设,介绍了3种较有影响的关于黑洞错觉成因的理论,即恒定视角假设、动态空间策略假设和基于τ理论的假设。参考以上假设,笔者提出黑洞错觉的本质是一种在视觉信息贫乏状况下的视觉-动作控制策略,并指出可以结合τ理论与贝叶斯理想观察者模型构建一个整合模型框架。基于此框架,后续研究可以结合相关数据,定量预测黑洞错觉发生,并以之优化飞行员选拔过程。

  • 综述
    张雨婷, 李峰, 郝一铭, 穆慧玲, 陈曦蒙, 王若永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战争的高强度特点对军事人员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膳食营养在维持认知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在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和维护认知功能健康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军人日常膳食普遍出现部分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摄入不足的情况。笔者对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和维护认知功能发挥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系统概述维生素(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微量矿物元素(铁、碘、锰、锌和硒)及天然植物化的神经保护功能、改善认知能力的作用。旨在为维持军事人员认知功能的膳食营养补充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军事人员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

  • 综述
    王国栋, 孙喜庆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飞行人员在机动飞行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加速度作用,从而引起飞行人员晕机反应和飞行错觉,对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前庭功能训练对提高飞行人员前庭功能稳定性和降低空晕病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亟待发展新型前庭功能训练技术,从而有效提高训练效果。笔者回顾三维滚轮前庭功能训练设备的研发过程,重点总结三维滚轮前庭功能评定和训练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三维滚轮技术在飞行人员前庭功能评定和训练中的建议方案和应用前景。三维滚轮前庭功能评定和训练技术为未来提升飞行人员抗眩晕能力提供支撑。

  • 卫生勤务
  • 卫生勤务
    李筱珺, 罗娅, 马菁昌, 蔡智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南部战区官兵门诊就诊皮肤病构成情况,与基层官兵皮肤病构成情况进行对比,为科学制定保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南部战区某医院皮肤科门诊自2019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官兵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疾病谱特点,与南部战区基层官兵常见皮肤病构成比进行比较,并进行就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南部战区官兵门诊就诊皮肤病主要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皮肤病和真菌性皮肤病。与基层单位官兵抽样调查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病种有湿疹、痤疮、手足癣、疣、体股癣、疖肿、烂裆病(间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虫咬皮炎、甲沟炎、鸡眼、日光性皮炎、腋臭、痱子及其他(χ2=5.842~9 743.62,P≤0.016)。结论 南部战区官兵门诊皮肤病与基层官兵造成差异的可能因素有就诊流程和个人健康教育问题,所以要从预防策略和救治流程2方面进行保障策略的优化。

  • 卫生勤务
    陈思源, 何千, 姚璐, 唐燕, 赵晨, 孙晶晶, 齐林嵩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基层官兵年度体格检查异常项目情况,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2024年2月936名基层官兵的体格检查资料,统计不同年龄段基层官兵异常项目的检出率和分布特点。结果 某部基层官兵体格检查中异常项目检出率前10位分别为:间接胆红素异常、BMI偏高、心动过缓、空腹血糖异常、心律不齐、尿酸偏高、总胆红素异常、脂肪肝、淋巴细胞绝对数偏高和屈光不正。不同年龄阶段的基层官兵中,BMI偏高、空腹血糖异常、心律不齐、尿酸偏高、脂肪肝和屈光不正的异常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40~40.975,P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基层官兵体格检查异常项目的检出率存在差异,需定期对基层官兵进行健康体检,并有针对性地指导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基层官兵对自身健康的管理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当增加体训频率,提升基层官兵整体健康水平。

  • 卫生勤务
    王云英, 白雁清, 李培杰, 吉耀轩, 许文超, 白云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完善飞行员地面加压呼吸训练的方案,提高地面加压呼吸训练的效果,培养具有开展加压呼吸训练能力的专业人才,探索航空兵部队飞行员航空生理训练的组训方式,笔者依据现役装备的技术特点修改完善训练内容,根据训练技术的进步研制新型训练设备,完成新型多制式加压呼吸训练装置的研制,并通过训练检验其应用价值。同时,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实现加压呼吸训练与空中特情模拟的结合。通过训练提升人员的能力,促进训练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建立一种具有推广潜力的地面加压呼吸训练模式,提升航空医学保障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为航空兵部队开展生理训练提供医学保障。

  • 护理园地
  • 护理园地
    张肖敏, 周晓楠, 袁静雯, 武林迪, 孟媛媛, 石玮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 PJ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4例PJS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普通外科行小肠手术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特点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探讨PJS患者的临床和心理护理特点。结果 病例组中29.17%(7/24)为首次手术,而对照组中96.88%(31/32)首次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26,P<0.001)。病例组接受手术年龄和BMI均小于对照组(t=-5.114、-5.098,P均<0.001),而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术后排便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57、-3.128、-2.703、3.172,P<0.001、=0.002、=0.038、=0.002)。此外,病例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51.31±10.96)分 vs(41.55±5.40)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9.22±12.67)分 vs(43.81±6.4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92、2.791,P<0.001、=0.007)。结论 PJS患者常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倾向,护理工作者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护理质量。

  • 护理园地
    张金萍, 陶钰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前瞻性护理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7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3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前瞻性护理。采用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uscle Strength,MRC)比较2组肌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及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估2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统计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MR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前后的MRC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82,P<0.001);护理前2组患者的ADL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06,P<0.001);护理前2组患者的B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前后BI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86,P=0.036);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64、5.238,P均<0.001);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t=11.063,P<0.001),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t=10.169,P<0.001 )。结论 前瞻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ICU-AW,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同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减少其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 护理园地
    王灿, 孙明烁, 祁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疏导与程序化疼痛护理对颅内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6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保守治疗的80例颅内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0例,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与程序化疼痛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干预后(出院时)不同状态(静息、活动)下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应激反应[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疾病负担[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舒适度[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后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t=22.803、29.309,P均<0.001);研究组护理前后HAD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t=11.450,P<0.001);研究组护理前后MCMQ面对评分的差值低于对照组(t=7.662,P<0.001),护理前后MCMQ回避和屈从得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t=5.595、5.463,P均<0.001);研究组护理前后BIPQ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t=8.130,P<0.001);研究组护理前后的GCQ评分的差值低于对照组(t=19.205,P<0.001);研究组护理前后GQOLI-74各维度评分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52、5.274、9.165、5.313,P均<0.001)。结论 心理疏导与程序化疼痛护理可降低颅内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心理应激反应,减低疾病负担感,改善应对方式,提高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

  • 护理园地
    杨蕾蕾, 王玉美, 冷丽娜, 隋彩风, 贾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小组模式干预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效能、社会支持及心理复原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26例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模式护理。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自我管理效能[自我管理效能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Strategies 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C-SUPPH)]、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评分、心理复原力[心理复原力量表(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促进生活方式(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life-II,HPLP-Ⅱ)量表]和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EORTC QLQ-C30)]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7.096、4.688、6.943,P均<0.001);干预后,患者在C-SUPPH、PSSS、CD-RISC-10、HPLP-Ⅱ和EORTC QLQ-C30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t=4.636~31.805,P均<0.001),且观察组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t=12.130~25.911,P均<0.001)。结论 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应用同伴支持小组模式进行干预,可缩短患者康复进程,让患者感知到更多社会支持,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心理复原力,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