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航空医学
王丽萍, 于立华, 张慧变, 施维茹, 张岩, 温冬青, 王桂友, 顾昭, 涂磊, 薛利豪
目的 本研究通过监测训练过程中的人体生理指标,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器械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热习服方法是否能有效应对热应激。方法 24名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器械组、HIIT组和对照组。器械组连续10 d完成9次器械训练(90 min/次),HIIT组连续10 d完成9次HIIT训练(40 min/次),2组均在第6天休息。所有志愿者在习服前和习服后分别在环境为35 ℃、相对湿度70%的舱室内完成热应激测试。在热习服训练和热应激测试过程中,全程记录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心率。结果 在习服后的热应激测试中器械组和HIIT组的直肠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和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和习服前热应激测试(P<0.05);在热习服训练中,器械组的直肠温度在第3天开始下降,第5~10天基本下降到一定水平(38.1 ℃~38.2 ℃)后保持不变,而HIIT组的直肠温度在第8天下降,第8~10天维持在38.4 ℃~38.5 ℃;HIIT组出汗率高于器械组(t=2.289~4.795,P≤0.001~0.038),但组内出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T2=0.301+0.984 T1+0.01 HRmax(R2=0.578,P<0.001)。结论 器械训练可有效提高人体对热应激的耐受性,为进一步提高飞行员耐热能力提供可行性措施。